一个家,到底要做多少柜子才够用??
2018-10-30 17:04 来源:简二家 衣帽间 /厨房 /鞋
原标题:一个家,到底要做多少柜子才够用??
//
“骗鬼啊
爆改前后根本不是一套房”
//
“简二家为什么要做这次爆改?”
“不怕露怯?不怕丢脸?不怕献丑?”
怕。
但有比“怕”更重要的事情。
爆改,应该不仅仅为「20平米塞一家三口的体面」而生,不仅仅为「特殊群体的尊严」而生,它多么应该走入寻常百姓家,去解决哪些「最重要的小事」。
为期45天,先破后立,从无到有:
(45天装修实录)
尘埃落定之际,终于得到夸赞如此:
“骗鬼啊,改前后都不是同一套房子”。
值。
改造前的厨房
改造后的厨房
(什么,你还没看过我们此次#爆改连载系列文#?贴心如我,在底部贴上了所有直达链接。)
﹀
如你所见,这次,我们从9000多份报名表中筛选出来的幸运儿,是最最最常见不过的六十多方小户型:
两室一厅,一厨一卫。
似乎也够用了吧:不过是寝,食,如厕尔。
但是用日渐严格的居住品质来要求,却又远远不够。
玄关有无数鸡肋隔板加持,却放不下几双鞋;
客厅大得有些奢侈,但事实是,大家在此逗留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一体式卫生间中,每天早上准时上演的争抢戏码少不了;
厨房太小,收纳太少……
在几千份报名表中,我们一眼相中它,原因无他——太典型了。某种程度上,它代表着许多中国人的居住现状。
而那些频繁的日常磕绊,于居住而言,却是最重要的小事。对于这户普普通通的二居室来说,爆改的意义无外乎是那些「最重要的小事」的集合。
这次,我们轰轰烈烈砸了10面墙——如某些读者的质疑所言:根本不是一套房子了啊!
来,先上改造前后的户型图对比:
(相同功能区域,二姑娘用同个颜色标明,方便大家比对)
改造之前户型图
﹀
﹀
改造之后户型图
所有改造并非天马行空,不过是量体裁衣,按需重组。
客厅利用率不高?
缩小嘛!
卧室不够大不够用?
扩大嘛!把阳台并进来!
阳台变卧室,没地方晒衣服?
买个烘干机藏厨房中岛下面嘛!
厨房太小,互动太少?
客厅不是“主动缩水”了嘛,正好给半开放式厨房开疆拓土扩大一倍!
这些「麻烦」,是「麻烦」本身,也是解题的思路。
看起来简直像「换了一套房子」的改格局,要点不过是这两个:
1.从「过大的」客厅中偷空间——然后,衣帽间、储藏间、玄关柜、鞋柜,以及两倍的厨房……都有了。
2.从阳台偷空间,扩大主卧——工作区、单人沙发,以及藏书500册的书柜……都有了。
同样的60多方土地,通过量体裁衣式的重组,它可以不再循规蹈矩,不再和邻居,以及邻居的邻居别无二致。
改造后的客厅一角
玄关&客厅:
千万不要小看任何干干净净的“四白落地”
后面的“别有洞天”
常常,暗藏汹涌
改造前的玄关熟悉么?不中用也不中看的积灰大户。
撑死能塞二十几双当季鞋,以及几个过时的玩偶摆件。
改造前的玄关
如果我告诉你,在这里,我们塞下了113双鞋子、8把雨伞、几十个毛绒玩具、两个行李箱、一把吸尘器、一条拖把……你先别急着说不可能。
来,看一下同个角度,改造后的玄关:
改造后的玄关
如果上面这张图还不够震撼,来,镜头拉近:
储藏间+顶天不立地的鞋柜。
壁龛+上下顶天不立地柜子
进门处的玄关
左右柜子都是顶天不立地,为了放日常更换的鞋
如果我们四白落地的「隐藏大法」成功蒙蔽了你
那么此处应该有几张“别有洞天”:
鞋柜门打开
上下13层,高度可随时调节
六七十双鞋妥妥的
储物间打开:
U型收纳柜负责海纳百川
清洁工具、行李箱、小药箱、鞋子、玩具……
有条不紊
如果没有关于它的全局观
来,奉上一张U型储藏间的平面图:
U型储藏间平面图
等等,你问我储物间的入口在哪里?
没错,就藏在这头顶天立地的隐形门后。
千万不要小看任何乍一眼的“一干二净”
这两扇白色小门后面就是储物间
至此,进门的左右两侧,彻底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大变身。从鸡肋的“积灰大户”,变成“乍一看一干二净,一打开波涛汹涌”的“别有洞天”。
这一切,都归功于客厅的“主动让位”。客厅缩减大半,匀出空间,留给了储藏间和玄关(当然,还有衣帽间、厨房)。
客厅区域平面图前后对比
再来看同个角度的客厅对比图——
改造前,大片走道无辜浪费
改造后的客厅一角
不大,却完全够用
客厅的另一面墙,我们应屋主的需求,做了一面黑板墙(为什么做成房子模样?因为担心一整面黑漆漆的墙,会显得沉闷)。
你看,所谓有舍才有得。有客厅在面积上的牺牲,才能在接下来别的地方,更合理的分配。
客厅全景动图
三分离卫生间
没动任何格局和位置,
我们只是在卫生间换了头门,
然后,神奇的三分离……出现了
不夸张——从此,一个卫生间,顶俩。
卫生间是所有功能区中,唯一没有动过格局和位置的(因为…动不得)。
按照国际惯例,先温故一下改造前的卫生间——常见的一体式,洗漱、如厕、淋浴,一览无余。只做了简单的干湿分离,基本无法容许一人以上同时段使用:
(改造前的一体式卫生间)
有一个悲惨的事实是,目前80%的中国家庭,仍然在这样的一体式卫生间中将就着,崩溃着。
而改造后的卫生间,一分为三,中间是使用最频繁的洗漱台,两边分别是马桶和淋浴区。
(改造后的三分离卫生间)
「三分离」意义何在?
举个例子,晚上9时,爸爸一边蹲马桶一边津津有味看球赛忘记时间,妈妈冲澡洗头敷面膜丝毫没有出浴室的打算,你优哉游哉一边刷牙洗脸一边看美剧——此时鸡犬不闻,天下太平,阖家欢乐。
(改造后的三分离卫生间平面图)
从「一体式」变身「三分离」,我们只做了一件事:把门换了个朝向。
来,看一下改变:
before
(改造前的卫生间,门在“短边上”)
﹀
﹀
after
(改造后的卫生间,门被移到了“长边上”)
对于长条形卫生间,实现三分离的关键就在于——把门从矩形的短边上,移动到长边上;然后,把使用频率最高的洗漱区放中间。
马桶间和淋浴间的入口,我们做了两扇「磨砂玻璃细框移门」。
磨砂玻璃——一为透光,二为隐私;
移门(而非平开门)——为最大程度省空间;
至于细框——当然是为了拼颜值!
在这个巴掌大的地方,三分离固然解决了时间上的效率问题,那么空间上的利用率,我们决定用丧心病狂的「上墙式有藏有露收纳」去加持。
洗漱台的镜柜,打开,是海纳百川:
壁挂式马桶上方的三层定制收纳柜,和墙体严丝合缝:
改造后的马桶间:壁挂式马桶+上方的收纳定制柜
柜子下方的台面,同样留足空间给高频日用品。
(马桶上方的定制柜:打开&合上)
淋浴区的收纳方案相对简单,同样全部在墙上:壁龛,上墙置物架,电热毛巾架。
在这个最容易湿的卫生间,上墙的不止收纳,还有柜体、马桶、马桶刷。脏乱差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切落地的东西,在湿润的环境中都意味着三个字:难,收,拾。
洗漱区的柜体,离地15公分
壁挂式马桶&壁挂式马桶刷
至此,卫生间虽无开疆拓土之野心,却克制着实现了“一个顶俩”,无论是从时间层面,还是空间层面。
扩大了两倍的厨房:
厨房扩大与否,扩大几何
取决于它对于你家的意义
屋主在爆改前,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希望让家里掌勺的妈妈,下厨时不再孤单,也更宽敞舒服。
于是,我们从客厅偷来了大片空间,慷慨赋予厨房,径直让它扩容两倍。
改造前,是典型的封闭式小盒子厨房,一眼看到底:
在和屋主充分沟通后,我们非常任性地直接把厨房扩大了两倍,做成了“半开放式”:
静图展示不了厨房之大,我们直接上动图:
来,看一下厨房在爆改前后的“占地面积”对比(灰色部分):
厨房的局部平面图对比
改造前(左)VS改造后(右)
新厨房=爆改前的厨房+次卧+原来的一面墙。
原来的厨房不足5㎡,改造后的厨房面积整整扩大了两倍多,约等于……三个卫生间!
够大,够开放——屋主的两个愿望一一达成。
改造后的厨房(从客厅看过去)
两组细框门组成的俩通道意义重大——无论从主卧,次卧,还是客厅,走到偌大的厨房,都是最短距离,大大优化了动线。
两道门,大大缩短了到厨房的动线
偌大的厨房由三部分构成:中岛+小餐厅+L型操作区。
中岛——
既是操作台,又是洗衣区,
还承担着收纳重任。
中岛的尺寸,根据洗衣机和烘干机大小量身定制
厨房进门旁的中岛,底下分别放着烘干机和洗衣机
中岛四周看不到任何的电线,藏哪儿去了?
如下图,只有挨着烘干机一侧的柜门可以打开(图中红框),里面是隐藏的管道、电线,以及洗衣液。
中岛边上的这张长桌,
如今成为上小学的女儿每天奋笔疾书之地
厨房里的小餐厅——
事实证明
大家更习惯在这个餐桌吃饭。
厨房内的餐厅一隅
L型操作区——
水槽、洗碗机、灶台、电器、冰箱……
没有这长长长长长长的操作区
怕是搞不定
如你所见,两大扇窗户贯穿操作台,采光优秀无疑,但问题随之而来——吊柜不足。再加之地柜被洗碗机、消毒柜占去大半江山,收纳捉急。
怎么办?靠墙收纳。
于是,便有了上图中一整面墙的定制柜。
家里最重要的空间,是一家人能够聚在一块儿的场所。如果对你家而言,厨房是比客厅更能成为“核心区”的地方,尽管为它开疆拓土,没毛病。
卧室:
我们正式取缔了阳台
只为了让卧室多一个工作台
改造前的卧室,画风无需强调。
卧室中规中矩,都是顶天立地衣柜+地柜的组合,加上一张大床后,再无空间容下屋主梦想中的工作区,梳妆台,一平米居心地,以及能藏书500册的大书架。
原主卧
被瓜分的不止客厅,还有……阳台。
当阳台被正式取缔,并且收入主卧后,以上梦想在全屋采光最优的风水宝地,终于得以全部实现。(等等,取缔了阳台,哪里晒衣服?你莫不是忘记中岛下面的烘干机了。)
无敌大书架
单人扶手椅
地毯
再加上窗边的大好光线
就是最高配的一平米居心地
窗边的书桌,既是工作区,亦是梳妆台。
什么?桌子太小怕是难以撑起梳妆重任?看看书桌右边的7层敞开式搁板。姑且把它们作半个梳妆台看待。
上面提到的“半个梳妆台”,
其实是顶天立地的大衣柜的一部分
不过是同样遵循了有露有藏的收纳原则,
兼顾了防尘
也方便了取用
如果你以为这就是整个主卧的全部了
那你低估了我们“偷空间”和“藏空间”的能力
进门左边
是一整排四白落地的柜体
里面暗藏何等玄机?
(标红框的地方,是能打开的门,其他是假门)
来,开门。
是,我们在这里
非常鸡贼地布下了一个步入式衣帽间
U型衣帽间
最大程度地压榨空间
站定中心,270°环绕选衣
上方格子区,收纳过季衣服、棉被;
中间悬挂区,收纳当季常穿的衣服,取放方便;
左手边的抽屉,收纳内衣、首饰、裤袜。
老人家的次卧,比主卧要精简得多:顶天立地衣柜+简易落地衣架(收纳隔夜衣)+电视。功能简单,但足够满足老人家的生活起居。
何时做加法,何时做减法?你看,一切若从需求谈起,也就迎刃而解。
至此,我们关于这次爆改的全部内容,就彻底上缴了。
成品出来后,如大家所见,并不甚花哨,你甚至无法用一种准确的「风格」去定义它。
因为我们的初衷始终是:一切都从屋主一家自身的诉求出发。
一个家,本身就不应该被生搬硬套的风格限制,也不应该被标签化。比所谓的风格更重要的,是怎么喜欢怎么来的「千金难买我乐意」。
总之,希望这次并不算完美的实操爆改,能切实给到大家一些借鉴和灵感。
最后放一张我们二家拆迁大队的合照镇楼
如果你还没看过前几天我们的#爆改系列#文章:
第一篇:关于这次爆改
这次爆改,我们踩过的雷值100万
第二篇:关于水电和格局
我们轰轰烈烈拆了10面墙,最后,在卧室吃上了烤翅……
第三篇:关于三分离卫生间
我们只在卫生间换了一头门,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第四篇:关于带中岛的厨房
60㎡小户型里塞下大大大大大厨房,这TM是疯了吧???
第五篇:关于超强收纳的玄关
原本鸡肋的玄关,活生生变出2面顶天立地鞋柜+1个储藏间,太变态了!
第六篇:关于拥有衣帽间+梳妆台+大衣柜的卧室
2㎡衣帽间+梳妆台+大衣柜…人家的才叫卧室,我的怕是猪窝吧
第七篇:关于全屋30%的收纳柜
60㎡小屋,我们收了482件衣服,186双鞋子,412本书……
爆改期间使用的部分爆款产品
均已在二家商城上架
或者点击原文链接进入
﹀
﹀
你可能还想看
﹀
电商合作微信:17746822618
广告及商务合作微信:18058722310
设计师/屋主投稿:jianerjia02@163.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