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烈运动后千万不要立刻停下来休息,后果会很严重。剧烈运动时血液多集中在肢体肌肉中。由于肢体肌肉强力地收缩,会使大量的静脉血迅速回流到心脏,心脏再把有营养的动脉血压送到全身,血液循环极快。
如果剧烈运动刚一结束就停下来休息,肢体中大量的静脉血就会瘀积于静脉中,心脏就会缺血,大脑也就会因供血不足缺氧而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休克等症状。
3 、刚吃完饭就剧烈运动
一般吃饱饭后,人体大部分血液集中在胃和肝脏,如果马上去运动,第一会导致储存了大量食物的胃因为颠簸而不停牵拉固定胃的韧带,长期以往会使韧带松弛,导致胃下垂。
4 、空腹做运动
饱腹运动有害健康,空腹运动同样不科学。空腹锻炼会导致头晕眼花,甚至呕吐,出现“运动性低血糖”,增加意外伤害的几率。
运动前一定要吃一点容易消化的东西,如香蕉、葡萄干、含高碳水化合物的运动饮料等,这样也能达到减肥的效果,而且不会因为低血糖而产生不适。
进食应该在30分钟之后再运动,不要吃脂肪和蛋白质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5 、运动前不进行充分的热身
热身运动是指在正式运动前,用短时间、低强度的动作,让正式运动时将要使用的肌肉群先行收缩活动一番。
以提高局部和全身的温度以及血液循环,并且使体内的各种系统(包括: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肌肉系统及骨胳关节系统等)能逐渐适应即将面临较激烈的运动,来预防运动伤害的发生。
很多人为了节省时间,不热身就直接进入高强度的有氧训练,这样很容易造成肌肉损伤,而且会更容易疲劳。
6 、初学者锻炼过于争强好胜
应该从小重量、小负荷、低强度、简单动作开始,然后再随着自身训练能力提高,逐渐增加运动量、运动强度、高难度练习动作。
7 、运动前和运动中不补水,运动之后猛灌水
运动前就要喝水,尤其是做消耗体能多的运动时,以防运动时补水不及时。一般运动前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就应该喝水。
每个人运动时排汗量不同,需要补充的水分也不一样,只要保证不感到口渴就行。一般来说,易出汗的人最好每15—20分钟补充110—170毫升的水,大约10—15小口。
若运动前和运动中不补水,会导致运动疲劳,损害健康,影响健身效果。运动后往往口渴难耐,如果慌不择食一口气喝个够,会造成更加疲劳。大量饮水的结果只会是导致盐分进一步流失,引发痉挛、抽筋。
8 、锻炼时抽烟解乏
在运动时吸烟,比平时吸烟对你的危害更大,同时氧气吸收不畅还影响机体运动后的恢复,让人更容易感到疲劳。
运动时血液循环较快,导致肺部和全身组织吸收有害物质增多,这些物质会大量进入人体,无疑会给人体机能和组织带来比平时吸烟大得多的伤害。
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吸入机体后,与氧气竞争血红蛋白,减少氧和血红蛋白含量,使机体重要组织缺氧加重,从而导致运动能力的降低。
9 、运动后马上洗浴
运动时血液流向目标肌肉的血液会增多,当停止运动后,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