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刚开始一般只是协助其它的发行人员做一些杂活,薪资差不多在四-六千左右,但上升空间是比较大的,拿驻地发行来说,最初可能会负责一个城市,然后是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地区,比如上升到整个华东区的发行主管。
发行是电影行业最奔波的一个职业,长期在外出差、跟影城经理吃饭喝酒搞关系都是发行人员的常态,这也是很多家长难以理解的一个职业。往往是大家都在休假的时候,你还驻扎在某个城市做路演,跟影城经理磨排片。同时这也是人员变动比较大的一个行业。
目前,国内头部的发行公司主要有聚合影联、联瑞等(具体可查看“中国电影发行公司TOP100权力榜”)。除了国内发行,市场上也有一些专门做引进片发行的公司,比如卓然、创世星等。这些公司通常会到其它国家或者海外电影节寻觅好电影,买进国内,因此,对于一些外语比较好的同学来说,这也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就业机会。
八、院线终端
院线终端,主要包括院线公司、影管公司、电影院。这也是比较稳定的几个工作岗位。
其中,电影院线制是以若干家影院为依托,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由一个电影发行主体和若干电影院组合形成,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发行放映机制。简单来说,如果把一家电影院比作一家快餐店,那一条院线就好比是一个品牌;影管公司则是为影院提供管理服务、提升影院运营效益的第三方影院委托管理公司。
目前国内有名的院线公司主要有万达、大地、中影星美等(具体可查看“院线/影管公司排行”)。其实对于毕业生来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院线公司是比较难进的,像很多地区国营院线也很难进,除非你有人脉资源。影管公司的招聘也比较少,而且主要倾向于招聘专业人才。
假如需要回到老家或者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影院作为行业最面对观众的基础设施,是可以在老家接触电影行业的一个入口。
毕业生如果到影院工作,从底层做起,去运营部协调影院日常,或者是到市场部参与电影销售活动或者参与排片及外部合作讨论,然后一步步做到排片经理、店长,等具备一定资历再跳到影管公司,往上面发展,这也是很多影城工作人员的职业选择。
九、媒体影评人KOL
媒体,其实是电影行业门槛最低的一个行当。记者也是一群随时被甲方爸爸以“媒体老师”捧着,又随时可能会被无数修改意见虐得体无完肤的乙方。
对于毕业生来说,如果你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并对电影行业有所了解,就可以进入媒体行业,先从记者做起,然后是主编、总编的位置,也可以慢慢发展为独立影评人。也有可能会进入一些出品公司担任公关等职务。
其实,有很多人会把媒体作为过渡行业,从中积累资源人脉后再去前端做制片等工作。毕竟虽然门槛低,但作为KOL,媒体也是一个能跟各路大佬有近距离接触机会的群体,而也有很多记者在从业多年后转行去做营销或者公关。
10、 其他
另外,其实还有配音、特型演员、艺考班老师、剧组厨师等各个相关的行业,假如大家还有疑问,也可以在后台留言,我们会统一回答。
总结
其实,每一个进入行业的从业者都想成为对一个项目拥有话语权的创作者,都想成为金字塔顶端的那一部分人。
对于新人来说,专业能力会是第一位的,在当下内容为王的时代里,人脉能助推你进入行业,但真正决定你在行业立足的,还是自身的专业能力。所以,对于那些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既要跟对人,也要虚心学习,踏踏实实从底层做起,切勿眼高手低。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电影行业就是一个人情江湖,不管是刚准备踏入这个圈子的新人,还是操盘项目的资深人士,都绕不开这一点。因此,对于那些家底丰厚的人来说,这条路可能走得更容易一些,但对于大部分出身平凡的人来说,要想在电影行业混下来,就得靠自己来积累人脉。
电影行业虽然看似光鲜亮丽,却也从来都是一个无比苦逼的行业。
当你身边的小伙伴们在老家享受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时,你可能正在北京的出租屋里,熬夜写着老板第二天就要的项目方案;当全国人民都在欢度法定节假日的时候,你可能正在影院盯着自家片子的上映情况;当父母在春节想与一年未见的你多沟通交流时,你可能还在盯着手机抱着电脑发渠道......但,这就是电影行业最真实的样子。
而我们如果选择了热爱,便不顾风雨兼程。(各位毕业生同学,欢迎各位私信留言,我们会统一回答相关问题。)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一起拍电影。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 HN666)
看全文
想了解更多关于《毕业生电影行业入行指南:薪水、知名公司、晋升渠道…我都给你捋...》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