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工作的村民有几十人,一般从事餐饮和保洁方面的服务工作。”作为村里“十里莲江”项目的工作人员,邓昔恩和工友们在春节期间接待了8万人次游客。“家门口就能工作,我很满意。”莲江村村民邓昔恩高兴地说,自己60多岁了,一个月还有3000元工资。
莲江村的动人变化,得益于斗门乡村在农村综合改革领域的系列创新举措:将城市标准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统筹推进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乡全面覆盖、全线贯通的基础设施网络,补足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更多的农村。
聚焦“生活富裕”这一目标,斗门以“以城带乡、城乡共融、城乡共美”的城乡一体化农村改革新机制为引领,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基础设施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最大限度激发乡村各种资源要素的活力,让乡亲们过上越来越红火的好日子。
如今,通过出台斗门“黄杨英才计划”系列政策,实施全省首个针对乡村人才振兴的指导性文件——《关于加快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改善乡村创业创新环境,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聚天下人才而用之,把有志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各类人才“引回来”,人气也旺起来了。
因为政策给力,农民努力,社会各界出力,让农民生活富裕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健全完善,“土地、钱、人”的要素不断聚集,广袤的斗门大地焕发新活力,美丽乡村盛得下乡愁、拢得住人心,生活富裕水到渠成。
斗门乡村振兴印记
●国家生态区
●中国海鲈之乡
●中国禾虫之乡
●中国曲艺之乡
●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
●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
●全国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示范名单
●斗门镇入选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
●岭南大地生态度假区获评首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
●南门村获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莲江村入选全国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示范名单
●石龙村获评“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撰文:林郁鸿 摄影:关铭荣 编辑统筹:李杰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