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洪乐认为,推进常住人口落户城镇和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保证新增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提高,也要保证原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下降;既涉及城乡间政府职责和利益关系调整,也涉及不同城镇间政府职责和利益关系调整。
对此,廖洪乐提出,实现这个目标,一靠投入,二靠改革。比如,在义务教育方面,既要常住地政府扩建或新建更多公立学校,也要改革中高考制度、教育经费分配和高校招生指标分配办法;在住房保障方面,常住地政府既要投资建设更多保障性住房,也要在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方面做更多改革探索;在养老和医疗保障方面,既要打通城乡间壁垒,也要打通不同城镇间壁垒,以确保常住人口在常住地享受基本养老和医疗服务。
4
人口持续流出,农村该如何发展?
根据国际经验,城市化可分为缓慢发展(城市化水平低于30%)、加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介于30%—70%)和平稳发展(城市化水平高于70%)三个阶段。廖洪乐告诉记者,目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预计这个阶段会持续到2035年,2035年以后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因此,今后15至20年内会有更多农村人口流向城镇。
既然人口从农村流向城镇是必然现象,那么如何处理城镇和农村之间的关系?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要如何发展?
“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如同铁路的两根铁轨,二者并行不悖。”廖洪乐指出,中国几十年来的城乡分割制度体系,为城乡一体化设置了重重障碍,而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一个目标就是要逐步缩小直至最终消除城乡差别,即实现城乡一体化。为此,必须同时对现有城镇制度和农村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改革那些妨碍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和规则,如城乡土地制度、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范毅认为,过去,农村发展不仅依附于城市还要保障城市,各种要素单向地流向城市;未来,城乡间要实现要素的双向流动,促进融合发展。“随着城乡户籍不再是人口发展的限制,我们要解决的是如何让城市人口流向农村,比如到农村消费、休闲、居住等。”
叶子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李伊琳,赖旭华
相关新闻
2016年,厦门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开始起航,经过两年的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个个富有特色、发展形式新颖、充满生机活力的特色小镇在厦门崛起。下一步这项工作该如何更好地推进?[详细]
厦门网
2018-06-15
近日,泉州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和市规划局近日联合印发《泉州市市级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规定》。按照规定,今年起至2020年,泉州市财政每年将安排6100万元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该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包括小城镇综合改革及小城市培育试点、特色村镇培育发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提升、村镇建设规划编制及修编、新型城镇化相关课题研究培训等。专项资金分配采取因素法、项目法两种方式,按照年度预算及绩效目标、工作任务要求、实施进度、考评情况分批下达。[详细]
福建日报
2018-10-09
日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强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部署今年工作任务。[详细]
厦门网
2019-02-16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制定西部开发开放新的政策措施,西部地区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到期后继续执行。落实和完善促进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改革创新举措。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促进规则衔接,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经济带。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加快补齐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短板。大力发展蓝色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建设海洋强国。[详细]
新华网
2019-03-05
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包含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26座城市。2018年,江苏的南通、无锡、常州,常住人口超过450万人,浙江的嘉兴、绍兴常住人口也都超过了450万。专家表示,这些城市落户政策的逐步放开,将加速人口在这些城市间的流动。[详细]
央视网
2019-04-09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现提出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详细]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9-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