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有博主爆料称,歌手林俊杰在结束镇江演唱会后,因感冒前去医院输液,后疑似医院医务人员公开叫卖林俊杰输液后的注水包和针头。据其发布的微信朋友圈截图显示,其中一名用户拍摄一“38岁,林姓患者输液后的注水包和针头”图片,称提供林俊杰同款医生配套药水及已经挂水的血针头;另一名定位为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微信用户则发布前述图片同时配文称“已经被歌迷拿走了”。(10月28日每日经济新闻)
自“娱乐偶像”诞生以来,“粉丝追星”也便应运而生,从早期的写信、要签名,到后来的捧场演唱会、买明星周边产品,再到如今的满世界追随偶像的脚步、花大价钱为偶像送各种礼物等等,粉丝追星正以越来越不可思议的方式呈现。林俊杰输液后带血的针头被粉丝拿走,在正常人看来匪夷所思,但在粉丝圈里,这实在是稀松平常。因为在当下的追星行动中,没有最疯狂,只有更疯狂:“偶像”的一切,都是疯狂粉丝们眼中的“圣物”,一件衣服、一双鞋子、一条毛巾,但凡得到能与偶像沾边的事物,都让他们如获至宝,就差没有收藏“偶像”用过的厕纸了。
为什么如此疯狂地“追星”?这其中既有“个人在群体影响下变得更愚蠢”的“乌合之众”心理,也有扭曲的价值观。一些人只是随大流,谁红粉谁,就比如一些女粉丝,“层出不穷”的小鲜肉,个个都能成为她们的“老公”,更有甚者,疯狂花钱为明星顶帖、打榜、刷礼物,甚至买房买车。有疯狂到顶的粉丝,还曾趁明星不在家,非法闯入“偶像”家中,在“偶像”家里洗澡。曾经疯狂追星的代表人物杨丽娟,因为追星刘德华,家人为之砸锅卖铁,父亲还因此跳海自杀,可谓是让人惊愕不已。
疯狂追星就必定会催生相应的利益链。演唱会门票被炒出天价已经是旧闻了,现在是“明星信息贩卖”打着“让你离偶像更近”的幌子,将明星的私人信息进行售卖,且生意火爆,一些明星的出行信息、航班信息、酒店住宿信息被人在网络上公然出售,价格因走红程度而不等。反观林俊杰“带血针头”事件,虽说医院方回应网传的“医务人员变卖林俊杰带血针头”并不属实,且已对该名员工进行停职处理,但有粉丝声称拿到了林俊杰的留置针头,孰真孰假,也让人难以分辨。最可怕的是,一些职务行为也可能沦落为牟利手段,替追星者创造机会。
无论是售卖明星的个人信息,还是利用职务便利追星或创造利益,这都是一种畸形追星的体现,既造成了公共管理秩序的破坏,也给整个社会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和示范,甚至很可能会促使他人效仿,加剧追星的疯狂程度。这次事件中,医院方的管理自然需要引以为戒,但需要引起重视的又何止是一家医院?民航、酒店,以及那些泄露个人信息的机构同样需要加强管理,避免类似的疏漏。
其实我们并不反对追星,但追星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度,这个度也就是“群己界限”,你可以喜欢明星,可以崇拜偶像,前提是,一不侵犯他人的隐私;二不干扰社会秩序。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追星,这纯属个人的私事,无可厚非,一旦过度则是非理性,非正常,是病,必须得治!
■三湘都市报评论员 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