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人们互相学习、体会、感悟,最终形成代代相传的良好生活习惯。连续三年,慈溪市都推出了书香音乐节系列活动,将书和音乐融合在一起,呈现出独特的视听感受。“书香音乐节”氛围诵读大赛、民谣大赛、器乐大赛等活动,网络直播点击率超过80万人次。 记者在方家河头“乡村书房”看到,这里是一个图书漂流点,阅读者随机选读一本,读完后换取下一本,并在漂流手册上留下阅读痕迹。一些读者在漂流手册撰写的留言令人动容。有人在《火星救援》的漂流手册中留言称:自己花了5天时间才完成阅读,是忙里偷闲,一边帮妻子卖烧烤,一边手捧共享图书,时而看书时而烤串,这让他悟出了“时间似海绵,要挤总是有的”的道理,体现出“阅读是一种纯粹的乐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一位读者干脆密密麻麻地画了一幅树状图,以农民“看图说话”的智慧方式,概括了全书的内容,表达阅读感受。
翻开由慈溪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编写的《“乡村书房”共享书单》,畅销小说、重温经典、文化传承、乐哉生活应有尽有。里面不仅包含《查令十字街84号》《俗世奇人》《白夜行》《小王子》等畅销读物,也还专门推出了“通俗理论读物书架”,重点推荐《之江新语》《全面从严治党改变中国》《马克思靠谱》等通俗理论读物,用图文并茂的简洁介绍,给予读者更生动更具吸引力的推荐。除此之外,越窑青瓷“乡村书房”专设有“工艺美术类书架”、坎墩街道“大棚书房”则设有“农技读物书架”,对乡村阅读进行了有效引导。
由“供”到“养”,乡村阅读文化悄然发生着变化。个性化乡村阅读空间的存在和生长,温润了乡村的“精气神”,也“点亮”了乡村生活。
【浙江新闻+】
全民阅读服务 助推文明共享
王雪峰
新时期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对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将丰富阅读活动内容与提升思想文化内涵相结合,将出版精品与推荐精品相结合,将公益活动和市场推广相结合,将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相结合,将服务与管理相结合,全面提升全民阅读质量和水平。
一是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必须强化政府责任,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推动。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推动全民阅读长期深入开展;
二是要坚持重在内容,提升质量。要加强对精品力作的宣传推广,拓宽传播渠道,为全民阅读提供更多优质阅读内容;
三是要坚持少儿优先,保障重点。将促进少年儿童阅读作为全民阅读工作的重点,要着力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的基本阅读需求,要着力保障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等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
四是要坚持公益普惠,深入基层。要坚持全面阅读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相统一,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保障全民平等享有基本阅读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