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行业去杠杆少不了阵痛
盘和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
近日,台湾演员高以翔在大陆录制节目期间突发心源性猝死,再次引发了公众对综艺节目,以及整个影视圈的关注。这次意外直接将综艺节目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同时也将影视行业的寒冬现状彻底暴露。
或许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在过去的几年里,影视行业从天堂渐渐走向地狱。
天眼查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有1884家影视公司关停。与此同时,另有数据显示,横店影视城的剧组开机率同比减少45%。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共646部,比去年同期减少27%;拍摄制作电视剧比去年同期的35209集减少30%。
而就在4年前,热钱加持下的影视行业甚至“仅凭几张PPT讲个剧本大概就能轻松拿下投资”。以周迅主演的《后宫如懿传》为例,当时被曝光单集就有1500万元的价格。
Wind数据显示,2015年文化传媒行业总市值达到1.66万亿元,板块同比涨幅达到74.32%,市值飙升的同时,文化传媒公司并购扩张也进入白热化。
2015年,文化传媒公司共发生并购196起,涉及资本约893.83亿元。换句话说,平均不到2天就会发生一起文化传媒公司的并购。
客观来看,资本市场对影视行业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2015年以后整个宏观层面资本都开始收紧,各行各业都难以融资,而反观2015年以“煤老板”为代表的传统行业的热钱批量涌入,则带动了一大批在门外跃跃欲试的年轻人。
资本的力量也并没有让市场失望,《捉妖记》《大圣归来》《战狼》等口碑与票房兼具的电影层出不穷,《琅琊榜》《芈月传》《盗墓笔记》等优质电视剧应接不暇。
从目前整个影视行业下坡的过程中来看,今天的寒冬实际上也是之前泡沫式发展所应付出的代价。
整体来看,行业经历的大起大落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首先监管趋严,其实,不少影视圈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对崔永元爆出“阴阳合同”事件耿耿于怀,认为这是导致监管趋严的直接原因。
但实际上,“阴阳合同”的存在,即使没有崔永元,还会有其他人爆出。偷税漏税是对国家制度的蔑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其次是资本退潮,资本退潮有多方面原因:主要是监管趋严导致的利润下降,由于影视业税务以及薪酬的规定使得整体行业利润率下降,从而使得资本开始退出。
笔者认为,影视行业的重要性在于其社会影响力,对于影视行业的监管无可厚非,但监管严不代表一刀切。
实际上,从影视文娱行业发展程度来看,我国与外国有着较大的差距,如何加强文化自信需要给予行业更大的发展空间。
当然,对于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给予严重打击,从而形成监管对行业的引导,而非压迫。
另外,影视业自身也需在内容上不断钻研与打磨,为何2015年有大量口碑不错的影视剧出现,其实部分原因是供给在资本的推动下整体提高,好片看似多了,实际上好片率却没有提高,这就是资本参与下影视行业的虚假繁荣。
当前,更有资本市场逐利者还借机并购炒作,脱离群众需求和行业本质。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内容的思考和创新显得格外重要。
窃以为,今天的资本退潮,也能一定程度将裸泳者筛选出来,对于行业精英化发展不失为一剂猛药。随着热钱渐退,影视行业要经历一些阵痛,这也是回归理性的必然过程。
责任编辑:张国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