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改革,广陵区要求加强网格化管理:城市社区除书记、主任牵头抓总,两名全科社工负责窗口接待,其余社区工作人员全部下沉网格;在农村,村工作人员担任专职网格员,另外在村民代表、乡贤、党员等群体中挑选兼职网格员,并对兼职网格员适当给予工作经费补助。
网格员的“铁脚板”与信息技术融合,为社会治理赋能。7月5日,东关街道个园社区第二网格的居民反映治淮新村大门外,人行横道线一端放着花坛,影响出行,希望把花坛移走。网格员陈倩茹将信息上报到区指挥中心后,区指挥中心派单至广陵区住建局。次日,广陵区住建局移除花坛。
广陵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除受理全区692个网格上报信息,还受理扬州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12345热线和书记市长信箱等渠道派单,再分流派单至区级职能部门、乡级中心,推动问题解决。广陵区通过一朵“云”汇聚数据、一张网格覆盖全域、一个平台整合集成、一个中心指挥调度,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部门联动。
在扬州,市县乡三级指挥调度中心全部实体运行,市级负责预警研判,县级负责派单考核,乡级负责处置落实,形成“市管大事、县管难事、乡管琐事”的指挥调度格局。
让基层干部有活力、有奔头
5月,广陵区汶河街道龙头关社区党总支书记刘青欣喜地发现工资涨到5800多元,比之前多了2000多元。原来,广陵区在此次改革中按照“保障基本报酬、增加考核报酬、明确激励奖励、提高社保待遇”的原则,建立村(社区)岗位等级工资制度,健全基本薪酬增长机制。社区工作者月工资平均增长2000多元,直接对标事业单位待遇。
刘青告诉记者:“我2007年开始从事社区工作,龙头关是我工作的第三个社区。这几年我发现社区留不住人,在我前面、后面进社区的,都有人离开。提高待遇能留下人,也能吸引素质好、有干劲的新鲜力量投身社区工作。”
扬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编办主任徐志刚说,“改革要健全完善激励机制,让基层干部行有方向、做有底气、干有奔头。”
汶河街道66个网格都成立了党支部、党小组
广陵区一方面拿出真金白银,提升基层干部薪酬;另一方面,建立区级部门“下沉”人员双重管理制度,街道对“下沉”人员年终考核有60%的话语权。
东关街道新成立的综合行政执法局,整合街道原安监站、食安办人员,吸纳区城管局、市场监督局“下沉”人员,建起一支包含18名执法人员、40名协管人员的执法队伍。程锐告诉记者,街道内的方圈门农贸市场由老厂房改造,先天不足,商户纷纷往马路上跑,一条路边能挤几十、上百个摊位。过去搞联合执法,要协调几方面时间,执法力量还不一定有保证。改革以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全员出动整治占道经营,执法效果立马显现。几次专项整治下来,方圈门农贸市场外占道经营现象大有改观,现在每天安排五六个队员巡查就行了。“‘下沉’人员成为街道一分子,服从街道工作安排,增强街道治理力量。”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编办主任俞军表示:“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让基层有责、有权、有心办事,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基础,这既是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也符合广大群众期待。各地都要完善职责准入、资源下沉、权力调整、全员培训、考核评估、信息共享等六大机制,为‘三整合’改革落地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