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拉芳家化2020年的业绩来看,尽管其营收涨幅不大,但净利润达到1.17亿元,实现了同比增长135.72%。基于主营业务均在下滑现状,不少业内人士分析,拉芳的净利增长更多可能源于其他业务,而这个其他业务,极有可能是彩妆。
但这还仅仅只是开始,拉芳远不能“掉以轻心”。
一方面,和宝洁旗下的蜜丝佛陀相比,拉芳收购的VNK明显属于中低端品牌,在国牌彩妆中,更是难以和完美日记等头部品牌相匹敌,其未来能为拉芳带去多大的增量空间,还很难说。
另一方面,拉芳在渠道层面也有亟待发力的地方。截至2020年底,拉芳家化线上渠道占比仅为22.6%,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而对于“原创派”来说,它们的优劣势,和其他国牌彩妆有着很大的共性。
眼下,“新国潮”的红利期还远没有结束,加上国牌彩妆大多比较平价,彩妆尝试门槛也较低,因而,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其实并不高。
腾讯广告调研显示,国货美妆品牌在女性中的渗透率高达71%,有75%的受访用户在过去半年内尝试了国货美妆新品,50%的用户尝试了以前没有用过的国货美妆品牌。
这就意味着,立白旗下的半月浮生,仍旧存在一定的“破圈”几率。
实际上,立白并非绝对意义上的“跨界玩家”,立白旗下的朝云集团此前曾收购过化妆品品牌“高姿”,并让高姿在收购后的两年里实现了逆势增长。借由这一经验优势,立白在接下去的彩妆行业竞争中将拥有更大的“底气”。
但更大的问题是,当新品牌们都无差别地存在“破圈”几率时,会加大立白的突围难度。
国牌彩妆的同质化明显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当前,国牌彩妆最大的两个优势,都已经跑出了头部玩家,分别是将性价比玩到极致的完美日记,和将国风包装玩到极致的花西子。后续的新品牌要在这两大优势之外继续寻求差异性,并不简单。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国内彩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部分彩妆品牌已经将目光转向了成长潜力可观的海外市场。
据Mintel.com报告,预计2025年,东南亚美容市场规模将达3048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或高于中国市场。
品牌方面,完美日记从去年就已经开始探索出海业务。据了解,在完成前期海外市场测试后,其已上线海外品牌独立小站,并与国内电商巨头的跨境电商项目合作,打通了东南亚海外市场的线上渠道。
花西子也在今年三月初正式登陆日本亚马逊网站发售,它们的同心锁口红,甚至一度进入当天日本亚马逊口红销售榜小时榜前三。
更早吃到渠道红利的品牌已经在着眼海外市场了,但家化巨头们在国内的彩妆故事,显然刚刚才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