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像中,傅达仁骨瘦如柴,可以想象病魔给他带来的极端痛苦。但他满脸平和,与大家爽朗告别。并于当地时间中午 12 时 58 分辞世,享年 85 岁。
因为傅达仁想用亲身经历推动安乐死的合法化,所以要求儿子将自己安乐死的视频公之于众。
但是因儿子太过悲伤,直到九个月后才将其公布。
这个录像一经上传,就引起了网友极大争议。人们批评这是通过极少数个案,在鼓励整个社会自杀。
眼睁睁地看着视频里的人死去,傅达仁的安乐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大众的神经。
但是很多人在看完这些视频后,对安乐死有了新的看法。
关于安乐死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目睹过亲人或病人的极端痛苦的人,都希望安乐死能换来病痛的彻底解脱和人们灵魂的安息。
但是另一方面,安乐死一旦敞开闸门,贫穷、老弱、残疾的社会底层人士,会不会迫于经济压力和道德压力,不得不选择 " 自行了断 "?
自 1994 年始,全国人代会提案组几乎每年都会收到一份要求为尊严逝立法的提案,但至今安乐死依然是不合法的。
1986 年,陕西省发生了一起全国第一例 " 安乐死 " 事件,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医生蒲连升为王明成母亲开出了可致死的处方药冬眠灵,接受冬眠灵注射后,夏素文如愿死亡。
王明成母亲也成为全国第一个 " 安乐死 " 的人。事后王明成的姐妹把医生告上法庭。王明成和医生蒲连升被公安机关逮捕,原因是涉嫌故意杀人罪,后来王明成被关押了 492 天。
不幸的是,王明成后来自己也患上了癌症。可是却没有母亲幸运,最后他只能痛苦地死去。
已经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就完全没有问题了吗?有报道显示,瑞士的安乐死机构都公开标榜 " 非营利 "。不过,安乐死的费用颇为高昂,至少需要 10 万瑞郎(约合人民币 68 万元)。
傅达仁花光了毕生积蓄 300 万新台币(约 60 多万人民币)。
另一种情况是,相较于远赴瑞士高昂的安乐死成本,一种自行网购药品、专人远程指导的 " 全球化网络安乐死 " 也出现了。
而且安乐死也不再局限于那些身体被疾病困扰的老年人群。一些重度精神病、患有自杀倾向的人群中也开始被发展成 " 客户 "。
有些欧洲人原本是一名安乐死的支持者,也开始担心,安乐死会不会被滥用。
很多医生也表示,医学也在迅猛进步着,对重病痛苦的缓解,仍然有很多方法,何必急于求死?
安乐死的尺度如何把握,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讨论。
毕竟,随着科技的进步,安乐死永远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伦问题。面对生似乎比面对死更需要勇气。
29 / Mar / 2022
监制:视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