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不少品牌商开始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建立工厂、组建研发团队。比如,某母婴行业企业在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和专家的指导下,研究中国宝宝精细化分阶喂养体系,提出婴童的辅食添加标准,建立了4月龄~6岁每个阶段婴童的生长发育参考标准及需要重点关注的营养摄入,以及一周的辅零食餐谱建议。
比如,三只松鼠计划以联盟的形式,由政府牵头,与优质供应商合作,三方共建制造加工厂,而三只松鼠将以轻资产投资,在后续一定程度的参与制造端的监督、管控。
长期主义与社会责任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在《消费升级背景下零食行业发展报告》中提到,企业升级需要社会责任感升级,履行社会责任成为经营者必备理念。
作为生命起点的婴幼儿辅食需要更高更全面的技术要求和产品保障,这就要求企业不仅向“婴标”看齐,还需要行业出来覆盖面很广,更具有参考性的相关标准,逐步建立行业规范,保障婴幼儿食品安全。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了行业参与各方的努力。9月25日,在“中国婴幼儿精细化辅食喂养指南”专家研讨会上,行业专家、学术界、医学界及企业就婴幼儿营养管理和科学分阶段喂养辅食进入深入探讨,共同助力国内儿童健康事业的进步。
会上,某母婴行业企业将一份自历时一年、3000+用户的问卷走访调研与30000+在线调研的综合调研结果提供给专家分析。并与数位儿科医生、营养师、育儿师、牙科医生等领域专家一起,开始思考如何帮助千万中国儿童家庭建立科学的喂养体系与推动行业标准发展。并发布了《中国婴幼儿精细化辅食喂养指南》。
站在当下的时刻,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各界对婴幼儿喂养的关注与持续努力,这份《指南》所构建的科学、营养、健康标准与科学喂养体系也将加速落地。其落地的意义,不仅是社会各界的责任所在,更是消费者的期待。而对这一过程的执行,也是企业践行长期主义、与行业共荣共生的决心所在。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