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歌剧在不同的年代会焕发不一样的神采。上海知名乐评人田艺苗谈到,现代对卡门吉普赛女郎形象的解读,都将之理解为女性独立意识的塑形,其实卡门的形象非常复杂。“她向何塞唱《爱情是一只自由的小鸟》,便唱道‘你不爱我,我偏要爱你,我爱上你,看你怎么办’,非常蛮横但可爱且别具风情”。同时,“第三幕中有一个算命的场景,卡门抽到了的卡片上面写着‘死亡’。所以卡门知道自己要死,但她放任命运前行,她还是要自由自在、无所顾忌。我想,只有内心绝望的人,才会这个样子。”
也正因为《卡门》戏剧上的发展动力来源于——冲突,而这些冲突也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更能被大众所理解。男主角堂·何塞挣扎在应尽的职责和内心的欲望之间,两种力量仿佛要把他撕裂,而卡门也深陷于一张网:是追求随心所欲的自由?还是接受这一份爱情?正是这些冲突造就了人物,赋予了他们生命力,同时这些无法和谐共生的力量又最终毁灭了他们。观众可以从卡门和何塞的爱情,从卡门的命运中找到自己。时至今日,《卡门》依然与我们有着如此可感可知的联系,一如当年诞生之时。
专题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周豫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