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像“玉带”一样飘扬在田间地头和村民房屋之间,在绿色的坡地和新翻的平地间,点缀着大片的大棚,村道两旁桂花飘香……走进内江东兴区郭北镇九根树村,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扑面而来。
“这是合作社首批栽种的600棵桂花树和600棵紫荆花,刚种下一周,主要分布在全村主道两旁,下一步,我们将在村民房前屋后栽种其他树木。”11月19日,村支书张小永边查看树苗边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在农村很多土地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特别是路边、渠边、塘边、房边等空闲地。东兴区针对这些闲置资产,积极探索“土地余额宝”方式,充分利用“四边”,开发农村集体资源,发展“边角”经济,采用“集体投入、分户管理、收益分成”的模式,发展经济林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力求探索出一条可低成本复制推广的农村集体闲置土地变废为宝的新路子。
“这些树木管理好了,不仅能美化绿化道路,以后长大了卖出去,我们还能分红,自己又不出一分钱的本钱,太划算了。”在九根树村4组的路边,村民宋忠付正为桂花树塑形,说起“土地余额宝”,他称赞不已。他告诉记者,他家的地有一半多都流转出去了,自己在城里务工,他对家里的收入比较满意。
“利用边角材料和闲置土地,种植树木和果树等,交由当地村民进行管理,既美化、绿化了村庄,发展了乡村旅游,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张小永说。
一组村民蔡桂芝的家就位于公路边上,她说,自己不懂“余额宝”,但是现在觉得村里到处都是“宝”。她指着坝子边的树木说:“你看这桂花,还正开着呢,很香,听说明年紫荆花就能开了,到时我家门前是又香又美哟,村里人都羡慕我家位置好。”
张小永说,九根树村完成产改后,各种业主纷纷前来流转土地,有的种西瓜,有的种火龙果,有的种猕猴桃,有的种油用牡丹,已流转了300多亩。特别是坡上的荒地,也有业主前来流转种芍药,现在已流转了230多亩。这些流转的土地都按粮食产量核算价格补偿给村民,还让村民就近务工,增加了务工收入,大家都很满意。
下一步,村上将探索“养殖余额宝”,让合作社进行稻田养鱼,不仅增加村民收入,还能解决水的管理。
随着规划的不断实施,农村产改的优势正在逐步显现,一个全新的“九彩田园,魅力新村”将呈现在市民面前。
记者 钟雨君 文/图
川南农经网
稿件来源:内江日报 责任编辑: 张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