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全球网友票选全明星阵容、专门追求视觉效果的扣篮大赛、把当季新秀球员集中起来比拼技术这些玩法之外,贯穿整个活动周期的嘉年华也是热闹非凡,观众可以在如同大型游乐场的活动中心,亲自体验各种娱乐项目,比如利用蹦床去弹跳扣篮、和啦啦队学习舞蹈编排、对比NBA巨星们留下的手印和脚印尺寸等等。
连NBA主题的电子游戏,每年都能在嘉年华上卖掉成千上万份。
由于中国并非NBA的原生市场,在调用资源方面的能力有限,所以腾讯体育更像是在为娱乐化的产物注入东亚文化的特色,今年的企鹅名人赛的“红蓝大战”策划,则有些日本“红白歌会”的味道。
在入乡随俗的解释里,“红白歌会”被称作是日本的春晚,这档由NHK举办的歌唱节目,已经有了超过半个世纪的播放传统,它将男女歌手分为红白两队轮流出场表演,并由观众投票决定胜负。
这种兼具竞争因素但在更大程度上是在构建全民狂欢的氛围的策划,被腾讯体育参照借鉴,吴亦凡和蒋劲夫分别作为红蓝两队的颜值担当和私下球友,连着两年渐有宿命对决的势头,而穿插在两支队伍当中的跨界明星们,则不断的吸引着对应领域的粉丝。
和去年首届活动不同,今年的企鹅名人赛“红蓝大战”着重参考了NBA嘉年华的玩法,把现场体验做了升级,解说、互动、游戏、表演……最终呈现出的,是男女通吃的混搭和精彩。
而在娱乐外壳的包装下,原本对篮球运动并不感冒的大量受众纷至沓来,进而推高了这项体育IP的热度,并连带着创造出了新的经济效益。
最直接的,就是门票销售,企鹅名人赛的门票定价,从180元起步,到1680元封顶,这个售价区间,大抵和一线演唱会相仿,售罄速度亦是极快。
更为潜力巨大的,则在广告、赞助以及各种资源的置换层面,捏着明星资源,每一个都携有巨大的粉丝动员能量,就决然不会忧虑传播市场的广度,以及愿意为之买单的广告商。
甚至在电商方面,腾讯体育也为每个参赛球员定制发行了独有的球衣等周边商品,无论是在现场展区还是网上页面,用户都可直接下单购买,与偶像亲密接触。
由于腾讯体育提供的曝光资源相对丰盛,加上那些受邀参与活动的明星都是本身对于篮球运动有着浓厚的热情——他们有着很高的主动性去和NBA巨星同场竞技——所以在策办成本上,腾讯体育的压缩效率十分可观,NBA的「金字招牌」也被间接采用,填补了一段漫长的空档。
这种运营方式,让腾讯体育享受到了许多意料之外的红利,比如在走近高校宣传和互动的时候,推进起来特别流畅,企业品牌也平稳落地。
前联盟主席大卫·斯特恩曾为NBA打出“I love this game”这样一句简单却经典的文案,迄今为止,人们都在回忆和赞叹他对NBA的起死回生和发扬光大,苛刻的评论家曾经批评斯特恩的造星运动——从大鸟和魔术师的双雄争霸到乔丹带来的公牛王朝——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正是这种话题性和娱乐性,让NBA变得空前成功。
大洋彼岸,腾讯正在努力学习这种经验,初效看起来还不错。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文化产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