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对《无限战争》兴致不高
虽然核心玩家都对Konami这种过河拆桥的行为恨之入骨,他们也会捂紧自己的腰包,从实际行动上来抵制《合金装备:生存》。但Konami毕竟不会被骂就退缩,精明的商人只要作品能赚到钱就可以。而他们也很清楚,在游戏市场核心玩家的购买力是有限的。《合金装备:生存》也没必要走粉丝经济那条道路,能拉拢到那些不那么关注业界风云,对正统《合金装备》风格不感冒的轻度玩家,游戏一样可以成功。
事实证明仅仅这样是无济于事的。《大革命》的失利以及整个2014年的一些其他问题(看门狗缩水门等)致使育碧的形象在玩家心目中大打折扣。而《枭雄》就成为了这个效应下的受害者,销量相比以往作品产生了滑铁卢式的下滑。这也为育碧敲响了警钟,让他们决定停止一年开发,重新审视整个系列。自《刺客信条2》黄金时代开启的年货步伐终于终结。
《使命召唤:二战》将会重归溯源
《无限战争》的预告在Dislike总数榜单中可以排进前10
也许是看中了《求生之路》的无限潜力,Valve在不久之后就宣布了《求生之路2》的存在,而发售日期将会是2009年。不过这一消息在玩家中却立刻炸开了锅,那些熟悉Valve的玩家都知道,这是一家以“慢工出细活”闻名的公司。在Valve负责过的正统作品中,还没有一款游戏的续作发售期只相距了短短1年。Valve公布的这个信息很快就在社群和主流媒体中引起了猜测与质疑,大部分人都觉得一年的研发工期对于一款3A作品太过短暂,质量难以保证。而不少《求生之路1》的玩家则感觉自己被抛弃;以往Valve的游戏都能通过创意工坊和MOD来维持长久的生命力,他们认为这么快推出续作毫无疑问是在压榨品牌价值,同时续作也会抢夺1代的玩家数量。因此这些玩家坚决反对Valve这种杀鸡取卵的行为,并宣称不会购买Valve的其他游戏来进行抵制。
尽管对《DmC》的非议之声到目前仍有存留,但从客观数据上来看,在这次欧美化中,比起经常被人吐槽的《失落的星球3》和《浣熊市行动》而言,《DmC》毫无疑问是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在主流评论中也普遍获得了8分左右的良好成绩。而在忍者理论的过往作品中,《DmC》的质量也是他们的另一次突破。加上Capcom本社曾经有支援过动作指导部分,《DmC》的游戏性也让一些口味刁钻、发售前大肆看衰欧美动作游戏的玩家折服。最终本作在当时也取得了200W左右的不错销量。
《刺客信条:起源》能否扭转乾坤?让我们拭目以待
双主角设定的《鬼泣4》
影响关系:小岛秀夫离职以及《合金装备》正传作品
《奴役西游记》,相信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不会觉得这是唐僧和孙悟空
对于育碧自身和那些铁杆粉丝而言,失去了一年的《刺客信条》是不小的损失,但正是迫在眉睫的危机才能使人进步改革。我们在《看门狗2》中已经见识到了,饱受诟病的“育碧式开放世界”正在逐渐改变。2017年,彻底改头换面的《刺客信条:起源》试图夺回自己的地位,这份勇气与创新依然值得肯定。
作为日本数一数二的游戏大厂,如今的Capcom可谓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一方面这家公司的《生化危机》、《怪物猎人》等游戏都是玩家牵挂的人气大作,却又因为各种炒冷饭、无节操跨平台的行为被称之为“卡婊”。但早在PS360时代初期的Capcom可是一个上进的游戏公司。《失落的星球》、《丧尸围城》等新IP层出不穷,《生化危机5》等老IP也令人满意,不管是质量还是技术层面都丝毫不惧同期大作,俨然是当时的领跑者之一。
而《无限战争》早在预购期开始就曝出同比去年的《黑色行动3》要差不少,E3上的预告片更是在油管上迅速成为了被点踩最多的视频之一。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沾边的《无限战争》一经发售就收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而一向引以为豪的销售量也不如过往一般光彩,往年都能见到的庆祝新闻都变得稀少。
事实上这并非危言耸听,《合金装备:生存》直接拥有来自幻痛中存留的优秀资源以及Fox引擎的支持。虽然小岛秀夫已经离职,但开发团队并未原地解散。所以从理论上而言,这个和合金装备看起来没什么关系的骗钱游戏有相当的可能性会是“良作”。事实上,不少在展会上试玩过的媒体已经转变口风,开始夸赞《合金装备:生存》的游戏体验了。即便很多人不希望《合金装备:生存》成功,但质量过关的游戏很容易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一种不可抗力。
总监多次宣称并没有将自己的形象与新但丁形象绑定,但没人相信
《合金装备》在玩家心目中的形象应该是有着严肃主题和深刻内涵的游戏
原制作组的新作《进化》同样也以4人对抗为核心,但并未重现L4D的辉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采编均来自互联网
如今的游戏市场可谓琳琅满目,不管是喜欢何种类型的玩家都能轻松找到合自己口味的那一款,而那些高预算与宣发成本大的3A游戏则更能吸引玩家的注目。然而,大规模与高预算的作品并不是总能讨得玩家欢心,甚至在成品尚未面世之时,可能就招致了反对与仇恨。究竟是因为何种理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