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茜的坚持总算有了回报,2007年二季度,她就升为了营业部主管,手底下有七八个人的业务员团队,业务量稳步上升,佣金收入也水涨船高,月收入高时已过万。她说自己总算过了泥泞路,目前正在“石板路”上蹒跚。
“我们这行就好比一驾飞速行驶的马车,你要么跟上它的节奏一起飞奔,要么被甩下车来,鼻青脸肿,永远没有中间状态可言。”对此,张茜经常引以为警戒的一个例子便是,当初与她第一次扫楼的同伴,所有人都称之为营销天才,半年时间便从实习业务员升为营业部主管。“后来他就懒了下来,考核不合格,先是降为正式业务员,然后就被‘淘汰’了。”而当初和她一起参加培训的18个人,如今只有两人仍在这个行业。
10分钟后,她梳洗完毕,抬头看了看墙上贴着的“目标”——2013年1月1日,我一定要成为营业部经理——这是数月前她给自己定下的。在保险行业,竞争从来就激烈无比,如果不时时记得给自己压力,很可能一松懈就被淘汰了。
“拒绝次数一多,就丧失了上楼的勇气”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父亲的愤怒并非没有理由。因为早些年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市场竞争激烈,保险代理人为求客户签单往往不择手段,方式欠妥,自然易引起客户反感,这也是早年不少写字楼标示有“保险推销请勿入内”的原因所在。即使现在,株洲市保险行业协会的秘书长傅湘华仍表示,“整个社会都对保险行业充斥着偏见。”
采访过程中,就有不少曾经的保险行业从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之所以退出,除了高额的保单压力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忍受不了有些客户的责难与辱骂。
可她仍然不敢有丝毫懈怠。她的手机备忘录排到了一个月后,连与记者的约谈也记在备忘录中。她坦承,这都是做保险留下的“后遗症”,客户太多,必须一一落实到位,客户以及其家人的生日、小孩的昵称,甚至连宠物的名字,她都要一一记下,以免回访时怠慢客户。特殊的日子,或者年节假日,或者客户的生日,甚至客户家人的生日,她都要打个电话,或者发个短信,或者寄上一张小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