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学习爱生活的百岁伉俪点赞
2018-2-9 09:11:10
来源:东方网 作者:缪迅 选稿:桑怡
截至2017年9月,上海百岁老人口已经突破2000人。在2000位百岁老人中,有一对百岁伉俪,那就是1912年12月出生的徐云祥和1911年3月出生的赵大妹,老夫妻俩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更是携手走过了80多年的春华秋实。老夫妻俩单独居住生活直到90岁高龄,后来主动要求搬入福利院,至今已有十余年。热爱生活、作息规律、家庭和睦、护理到位是他们长寿的秘笈。
徐云祥爱看报,赵大妹做女红,每天,他们一起早锻炼、拉家常;护理人员的工作尽心尽力,细致到位,福利院的生活在他们的心里写满了暖意。子女们更是不忘老父老母,经常前来探望并时常亲自照料。融洽的婆媳关系、孝敬的子女情怀,让老人的精神十分愉悦。
老夫妻俩不仅身体健康,为人也谦和达意,令人敬重。2013年,老夫妻俩被评为“2013年上海市十大寿星百岁夫妻奖”,荣获奖金2000元。老夫妻俩相视默契,决定拿出一半的奖金,分享给院里的其他老人。此前,他们还表达过要捐献遗体的想法。
在笔者看来,这对百岁伉俪一以贯之的乐观豁达和从不间断的学习或喜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可能是这对百岁伉俪健康长寿的更重要的原因吧。徐云祥老人每天坚持看报,对保持对外界的兴趣、提升精神生活颇多益处;赵大妹老人则坚持做女红。这对百岁伉俪并不因为年过百岁而什么事情都不做,日常生活都要他人照料,而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能做一点事情就做一点事,每天动动手、动动脚,也动动嘴聊聊天或看看报纸和电视。这样的日子,幸福感和心情愉悦感依然是满满的。
一般而言,一个人步入老年后,心态也好、身体也罢,乃至思维能力等等,总是不能和年轻力壮时相比的。但如果一味地把“老年”看做是“不中用了”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则大谬不然。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老年是人生最具智慧、也最能自由而充分地认识世界、享受生活的年龄段。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生活品位和生活情趣,完全可以和中青年人有得一比。但要做到这一点,也是不太容易的。其中至少要做到依然热爱学习。拥有了知识,每天还像求知若渴的学生一样,对新知识、新事物保持一种好奇的求知欲,那么,老年朋友长期地保持良好心态,乐观地看待人生,豁达大度地待人待事,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了。徐云祥、赵大妹这对百岁伉俪的长寿之道,是值得所有已经步入老年或即将走向老年的中年朋友效仿与借鉴的。
*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