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医附院妇产科主任刘志强告诉记者,希望乡镇卫生院的覆盖面更广泛,多多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至少一年中能组织一个年龄段的村民做一个身体检查,这样能预防很多疾病,也可能防止很多疾病的恶化。”
本报11月28日讯(记者张牟幸子)本报11月27日报道了“一名92岁高龄老太患有卵巢肿瘤扭转,手术后恢复良好”。医生表示,在农村类似这种病发病率比较高,大多是因为从不做妇科检查,延误了病情导致恶化。记者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调查。
滨医附院妇产科主任刘志强告诉记者,农村的医疗条件目前还不是很完善,女性基本没有什么自我保健意识,对于妇科的检查还是仅限于计生方面带环的检查,“等到真正有疾病的苗头,发病不得不来看的时候,病情就延误了,像宫颈癌、恶性肿瘤等都是拖成的。”刘志强还表示,过了育龄期或是绝经后的妇女,连基本的计生检查都不需要做了,这就导致很多老年人妇科疾病发病率比较高。
作者:张牟幸子
28日,记者在滨医附院妇科门诊了解到,妇科前来就诊的患者中,农村妇女占到就诊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而且大多是宫颈癌、恶性肿瘤、子宫癌等重大疾病。市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赵长珍也表示,在农村妇科病的发病率很高,因为农村妇女完全没有做妇科检查的意识,导致了小病拖成了大病。
随后记者咨询了滨州市计生委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计生委每年都会分类别对农村的育龄期妇女进行体检和妇科检查,每年检查1—4次不等,健康查体一次,其他检查都是针对是否带环进行的检查,“不过这些检查只针对49岁以下的妇女。”而记者了解到,在常规体检中,并没有针对性的妇科体检项目。家住无棣的吴女士告诉记者,在农村根本不知道去体检,觉得身体没啥事儿就行,更何况是妇科检查,“农村哪有年年体检的”,一名曾经下乡义诊的杜店卫生院工作人员表示,在义诊中发现农村妇女乳腺癌患者特别多,但是她们都不好意思来看,“就是没有这种意识,不觉得这是很严重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