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黄小姐和丈夫拍了婚纱照,本来定的是8999元的套系,最终却花了12800多元。多花的钱去哪了?
黄小姐表示,因为她早就听说过婚纱摄影有很多“坑”,因此拍照前就做足了“功课”,下定决心不会中途加价消费,但最后还是没忍住手。交订金之前,销售员告诉黄小姐拍照的服装是分区的,黄小姐定的套系只能穿普通区的衣服。另外,也明确了多加一张精修照片的价钱。“当时我想,虽然是普通区,但销售也说都是名家设计的婚纱,有100多套衣服,肯定够我选了。套系里有90张精修,也应该够了。”
拍照当天,服务员带着黄小姐去选服装,先在普通区里转了一圈,然后又在高档区里转了一圈。“普通区里的衣服又脏又难看,和高档区里对比明显,我想一生就这么一次,还是穿好看点的衣服吧。”看黄小姐有些心动,旁边的服务人员也一再鼓动,黄小姐最终将衣服“升级”。“我升级了3件衣服,花了2000多元,影楼答应免费把我的摄影师和化妆师‘升级’到最好的。”
拍完照要选片,黄小姐又纠结了。影楼提出要求,因为顾客较多,时间有限,顾客只能选两遍。“摄影师拍了250多张照片,我只能选择90张入相册,实在删不下去。每一张都觉得特别好看,销售助理又在那里鼓吹,最后又加了1000多元。”
“你说被骗吧,也没有被骗,但总觉得有上当的感觉。影楼总是会让你在什么环节都可以“选择”,让你有比较,而且又想到人生就那么一次,就甘心被宰了。”黄小姐无奈的说道。
据记者了解,有像黄小姐这样经历的消费者很多,她们都认为摄影行业存在这些潜规则,让她们“自愿”消费。
很多时,摄影服务消费会成为投诉热点,虽然近年来好一点,但里面的“坑”不能言传只能意会。有律师表示,婚庆行业的投诉主要是婚纱影楼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问题。《消法》中有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即“知情权”。但我国法律中却对侵害消费者“知情权”没有具体的处罚规定,而且一些细节问题在法律上也不好界定,才导致了这个行业的潜规则。因此,消费者在与商家签订合同时,要将合同细化,“比如写明化妆时要用什么样的用品,衣服是什么样的,不能口头承诺,一定要写在纸上,这样日后才能有依据。”
(简锦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