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来,吴亦凡才是真的“想开了”、“放开了”,用娱乐精神消解嘲讽与攻击,也消解掉自身的偶像光环。他在《向往的生活》里,顶着一头未做造型的长发,毫无包袱地给何炅、黄磊等人展示《大碗宽面》的教学。吃饭时更是大喇喇地迎合黄磊的台词,“怎么样可以征婚?”他的择偶标准是:能做一手特别好的大碗宽面的。
吴亦凡征婚要求:能做一手特别好的大碗宽面
严格地说,吴亦凡或许并未真的想好自己转型的路径:他在时尚、综艺、电影、剧集、音乐之间摇摆不定,但无一精通。幸运的是,作为具有独特时运的天朝四子,他无意踩对了公众今时对艺人们的那种偏好:真实、接地气、敢于暴露自己的软弱面。
可以被称为当代奇谈的一个故事是,在前不久的恋情绯闻中,吴亦凡被若干女性爆出有交往痕迹,但是连带豆瓣、微博一众路人在内的网友对他的态度竟然是怜爱的:交往还能被拍到,录屏,吴亦凡真是个“傻白甜”。同样的案例,换到其他男明星身上,早就是铁板钉钉的丑闻。
人们为什么喜欢吴亦凡?因为他和时代共振,押中了这个时代最喜闻乐见的flow。
但吴亦凡能否“一招鲜,吃遍天”也未可知——至少从作品效果来看,《中国新说唱》一季不如一季,吴亦凡去年担任导师的偶像选秀节目《下一战传奇》也毫无水花,音乐作品自《大碗宽面》后也没有更多出圈代表作。根据百度搜索指数,今年吴亦凡热度最高的一天是8月30日,他在小区地库牵手北电女大学生鹿依被拍,是11月6日吴亦凡生日发布新歌《贰叁》时热度的10倍。
当一个明星的话题热度不再为他的作品引流时,这种热度似乎也不再能够转化为明星的话语权,就像最近发生的状况一样:吴亦凡面对杨紫时,无法占据“绝对一番”了。但或许吴亦凡也已经看开了这一点——11月他登上《时尚先生》封面,在采访里他说:“人要学会认命才行。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人大了就不会特别的倔。”
某种意义上,吴亦凡和当年的前队友鹿晗殊途同归,都把自己活成了内地娱乐圈的一个符号:鹿晗身上的X-Factor成就了互联网造星机制的“鹿晗效应”,为后来者不断进行示范;吴亦凡则靠自己解构自己,走上了一条无需作品也可以持续走红的路径。
无论是谁,在这个圈子里,逻辑自洽,倒也不坏。只是,任何路径都有保质期,王家卫的凤梨罐头有,吴亦凡的傻白甜同样不能幸免。在那之前,或许这位大娱乐家应该要找到自己更多的立身之本。
毕竟,没有一种flow会永远流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