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甘萍,30多岁,“母婴家园”店主。
采访时间:3月18日
采访地点:温泉城区花坛社区茶花路
口述实录:孩子出生后,我便一直在家做家庭主妇,年纪轻轻的我,每天不是围着灶台转就是围着孩子转,让我身体疲惫不堪,只觉得生活索然无味。
孩子入小学后,我便萌生了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的想法。但我与社会脱节很久,一下子又找不到合适又能方便我照顾孩子的工作。我先后帮人卖过家电,在特殊学校里当过老师。
2019年春节,我发现侄女在肖桥做母婴用品销售生意,货源稳定,而且生意还可以,我也有了自己开店的想法。
然而,这个想法却遭到亲友们的一致反对。他们觉得咸宁母婴店扎堆,能赚到钱的极少,而且我对母婴行业一点都不懂。
为了对行业有所了解,我去侄女的店里打工,给她当了半年的店员,经常跟着她一起去供销商那里采购。摸到一些进货、销货的门道后,我便准备自己单干。
我骑着摩托车,在温泉城区跑了一个多星期,找寻适合的门面。我在翰林名都附近租下了一间临街的、不太大的门面。为了节约成本,我在网上买来油漆和置物架自己装修。这期间,我白天忙装修,晚上看与销售、奶粉方面的书籍,提升销售能力、经营能力、服务能力。
随着店慢慢张罗起来,我对生意怎么做也有自己的想法:
第一、保证质量。店里主要销售奶粉。品牌奶粉属于“快进快销”的大流通品。我选的奶粉品牌虽然是小众品牌,但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国产奶粉,奶源安全无污染。
第二、增加服务项目。除了奶粉,我仿照其他母婴店里,在店里增加了纸尿裤、童装、辅食用品、玩具、婴幼儿营养保健品等专柜,增加这些专柜后,我发现,每天的销售总量增加了不少。
第三、增加销售渠道。在微信、QQ里,建立客户群,利用抖音、小火山等软件,线上线下进行销售宣传。我所销售的小众奶粉品牌虽然毛利可观,但这些小品牌奶粉属于市场探索阶段,在消费者群体中认知度较低,量很难走起来,所以我在推销方面加了把力。只要量走起来了,就有利润了。
第四、针对容易过敏和刚刚断母乳的孩子,量身订购相关产品,如增加益生菌的牛奶、有机的核桃油、辅食等。
开店做的是长久生意,本着对自己负责也对顾客负责,不能光想着赚钱,品质和口碑是关键。
(整理: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