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货美妆切入护肤品赛道,优势在哪?难在哪?
Perfect Diary完美日记是现在最红火的国货彩妆品牌之一。在它的天猫旗舰店里,你会看见最畅销的哑光唇釉已经有超过50万的月销量。它是天猫彩妆品类销量最高的品牌,ECdataway数据威显示2019年完美日记的销售额达到了23亿元。
但其实还有许多人不知道,它还有一个同根同源的姐妹品牌,名叫Abby’s Choice完子心选。这个同属于逸仙电商的美妆品牌已经在2019年12月向外界释出了首批产品,3月初低调登陆天猫,今年5月将会正式上市。
而与完美日记不同,完子心选切入的是护肤市场。
尽管逸仙电商对新品牌的定位是美妆时尚品牌,表示并没有按传统的“护肤线”、“彩妆线”分类来考虑产品开发,但完子心选第一批SKU中大部分是保湿水、面霜、精华液、身体乳等完美日记尚未推出的护肤产品和身体护理产品。
这意味着国货彩妆品牌选择慢慢涉足护肤领域,开始寻求新的增长。
中国护肤市场潜力巨大,门槛也相对较高
在中国,面部护肤的市场事实上比彩妆市场庞大很多。
尽管如今小学生都开始在小红书上传授化妆技巧,但在6、7年前,愿意和懂得以赏心悦目的方式“涂脂抹粉”的人们并没有那么多,并且现在仍有许多人只爱素颜或偏爱淡妆。
然而,大部分人都至少会在洗完脸后涂个面霜,略做保养,护肤工序多达5、6道的人也不在少数。
欧莱雅中国消费者和市场洞察总监陶俊就曾表示,中国女性消费者在护肤品类的总体使用渗透率接近100%,平均拥有13.8个护肤产品各大品类基本与韩国持平,在眼霜和面膜上甚至超越了美妆文化极度盛行的韩国。
中国女性消费者在化妆品类的使用渗透率则达到90%,虽然基本与韩国持平,但和护肤品相比还是差出一截。
投资机构青山资本最新的报告显示,中国彩妆市场规模约为450亿元,面部护肤市场的规模则约为1700亿元,接近前者的4倍。
虽然彩妆市场近来增长极快,前五年增速13%,近两年增速几乎翻倍,但扛不住护肤市场受众广、基数大。
既然大家都知道护肤市场是不能放弃的肥沃之地,但可以看到,市面上在彩妆领域活跃的本土品牌更多。
毕竟不得不承认,许多人对于护肤品消费有较高的心理门槛。
25岁的张妮娜是美妆产品重度用户,买过包括完美日记在内的不少本土品牌的彩妆产品,但她很少使用国货品牌的护肤品,常用的都是国际大牌。
张妮娜的购物选择,映射出人们对待面容时具有普遍性的小心谨慎,“(我觉得)彩妆可以踩雷,不好用就算了,造不成多大的影响,但是护肤品不好用就很可怕,过敏长痘让人要疯掉。”她相信欧美化妆品产业发展得更为成熟,护肤品更有保证。
麦星投资的董事总经理郑重在接受界面时尚访谈时表示,中高端护肤品对原材料和工艺的要求都比较高,并且高品质美妆产品的核心原材料生产属于精细化工领域。而国内这方面的发展程度和消费基础与欧美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化妆品研发工程师、广州汀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彭冠杰也对界面时尚表示,国内化妆品行业内护肤品和彩妆产品都有著名工厂,但彩妆近几年的发展相对较快。
这意味着对国内新涌现的美妆品牌来说,在产品研发层面,首先切入彩妆领域更容易受到消费者注意,先打出知名度,护肤品的研发则可以相对延后。
另外,护肤品牌塑造品牌价值本来就更难。
华创资本合伙人王道平对界面时尚表示,新的彩妆品牌如果渠道或营销做得好,就可能很快做起来,但护肤品牌的成功推出需要一家公司在整体上具备足够的能力,包括品牌定位、产品研发、供应链能力等各个方面。
在王道平看来,创业公司如果一开始就切入护肤市场,需要花更多时间,而逸仙电商旗下完美日记的彩妆产品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销售渠道,此时再推出护肤产品,会比从零开始做护肤品更有优势。
至于逸仙电商选择推出全新品牌进军护肤市场,而非在完美日记品牌内进一步拓宽护肤品SKU,或许因为公司希望以全新的定位和品牌形象攻入新的品类。
虽然不是同一家品牌,但完子心选仍可以延续利用完美日记积累的营销宣传、供应链管理等各方面的经验。
接近一年的品牌孵化之路
事实上,逸仙电商在做大完美日记的规模时,就已经在铺垫完子心选的诞生。
更具体地说,逸仙电商打造新品牌完子心选的路径,与其拓展完美日记销售渠道的过程高度重合。当完美日记以各种方式维系老顾客时,它也正在为完子心选招徕新顾客。
业内普遍认为完美日记是最早对“私域流量”加以运作的美妆品牌。完美日记打造了“小完子”,一个在消费者购物扫码后就能活在他们的微信群和朋友圈的KOC(关键意见消费者)。
小完子和她背后的众多员工运营着多个公众号、小程序和大量社群,她们在这些平台上和顾客分享美妆资讯、交流化妆技巧以及推荐完美日记的产品,并辅以各种优惠活动,例如打折、满减、第二件产品1元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