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着力适应群众需求、增强消费意愿。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郑春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化妆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元年,增长势头强劲。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化妆品类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0%,创九年来最大增幅。但国内化妆品人均消费约38美元,远落后发达国家的240美元。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国产品牌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有必要多措并举,促进国产品牌高质量发展。
郑春阳委员分析说,“目前,国内化妆品市场份额大部分仍被外资品牌占据,尤其是中高端品牌。在可统计范围内,中国市场本土品牌占有率约为30%,而其他化妆品大国中,本土品牌占有率在50%至70%。广泛调研后可以发现,国产化妆品品牌发展还存在技术储备不足,创新能力欠缺、化妆品行业中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大、商标品牌孵育政策有待完善等问题。”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保护发展中华老字号,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率先在化妆品、服装、家纺、电子产品等消费领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
为继续促进国产化妆品品牌高质量发展,郑春阳委员提出,应全面提升化妆品企业技术含量。他说:“高水平应用研究对于化妆品行业发展很重要。例如,化妆品原料在不同配方中、不同原料搭配下有不同效果,需要通过系统设计实验来探索。因此,应鼓励企业加大对原料开发、原料应用方面的研究,全面提升技术含量,加大化妆品企业科技研发扶持力度,引导企业重视创新、重视品牌培育。”
“给予科技创新更多政策空间也至关重要。”郑春阳委员表示,在政策方面,对于有前景的技术要进行定向基金支持,建立融资渠道和平台专项支持化妆品行业中小微企业,促进成果快速转化和高质量发展;在执行层面,监管和培育并重,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更加重视创新,尤其对中小企业、新创国产品牌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尽量避免停产限产,多给予一些发展空间。
除此之外,还应加大不同发展阶段商标“育苗”工作。为促进国产化妆品牌健康发展,尤其要对发展初期、中期的品牌给予激励政策,对于有发展潜力、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品牌给予定向政策扶持,资金奖励。在宣传层面,加大国产品牌推介,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增进资本市场对国产品牌的投资和认可。
“近两年化妆品行业线上竞争加剧,电商价格持续压低,导致生产企业被迫降低成本,进而影响了产品品质。”针对这个问题,郑春阳委员认为应尽快规范化妆品线上营销行为,建议监管部门强化线上净网行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整个化妆品线上市场行为进行整顿,引导各大电商平台公平竞争,给予国产品牌更多扶持。
“‘十四五’期间,我国正从化妆品大国迈向化妆品强国,相信一定会有更多国产化妆品牌涌现出来,持续提升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郑春阳委员表示。(津云新闻记者陈汝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