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某日的上午9点。
陈小艺坐到电脑前,手机就响了起来,电话那头的母亲告诉他,父亲发现脑梗,被送去了医院,正在做溶栓。
陈小艺听到“脑梗”就头一懵。尽管母亲在电话那头一个劲地告诉他,送医很及时,但陈小艺依然止不住地焦虑。
陈小艺在上海工作,当时正值封控期,而父亲在内蒙,隔着1490千米的距离。距离放大了焦虑,当天陈小艺完全无法进入工作,直到第三天,家里说父亲在术后明显,他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和陈小艺一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在城市化浪潮下,他们离开老家在外工作,尽管工作机会更多,但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得不独自面对父母年迈、无人照顾的窘境。
一则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我国独居老人已达到2540万户,预计2030年将达到3722万。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在保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有效地远距离陪伴、看护老年人,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
本期显微故事讲述了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远程陪护老年人的故事。
从他们的故事里,我们庆幸这些老年人正在被各行各业所关注,通过互联网和科技手段,距离逐步成为了远程陪护中最小的阻碍。
以下是关于距离和爱的真实故事:
文 | 小北
编辑 | 卓然
“还好你们及时送医”
陈小艺父亲是独居时被发现脑梗的。
因工作调动原因,陈小艺在孩子出生后就从哈尔滨前往上海工作,并把母亲从内蒙喊来帮妻子一起照顾孩子,而父亲则一人留在内蒙古老家生活。
大部分时候,母亲和父亲都是通过家中的小度视频通话。“我妈每晚都会和我爸视频,就开着小度,唠唠嗑,有时就是让我爸在另一边看她做饭”,陈小艺说,毕竟母亲每天面对儿媳和孙子,时间久了,生活中难免有磕绊,全靠父亲远程和她聊天解闷。
但4月那天早上,母亲发现情况不太对劲。
“以往视频我爸都属于话多的那个,会主动关心我妈今天给孙子做什么好吃的,但那天我爸全程躺在床上,喊他他也不答应,动也动得费劲”,陈小艺说,发现情况后,母亲第一时间拨通了内蒙亲友的电话,让他们上门带父亲去医院。
医生确诊为突发性脑梗——出现症状的前6个小时是最佳治疗时间,幸好内蒙亲友反应快,从发现症状到最终送到医院,整个过程不到2小时。
“还好当时我妈通过小度第一时间发现了我爸的异常,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的话,栓塞持续增加,血管破裂、脑出血,可能就会有生命危险”。
医生接收后快速诊断、当即溶栓,赶在6个小时最佳治疗期内做完了一系列动作。“还好你们送医及时”,医生的话在陈小艺脑海中徘徊。溶栓后,医生让父亲在医院观察治疗,3天后恢复良好,由重症监护病房转为普通病房。
这时,陈小艺才算终于松了一口气。
陈小艺在上海某互联网企业工作。2016年,在科技企业普遍推出智能音箱时,陈小艺发现小度推出了能够视频交互的智能屏,趁折扣季一口气买了3台,在上海、哈尔滨、内蒙古各添置一台。
图 | 陈小艺家的小度智能屏
“当时想着,一家人分别在不同的城市,有了这块屏幕,就可以随时和家人见面”,没想到这一举动最后真的救了父亲的命。尽管隔着1490公里的距离,“但庆幸有小度,什么情况都可以第一时间发现”。
后来,父亲还需要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而母亲从哈尔滨前往内蒙古还需在当地隔离一段时间。出发时,陈小艺叮嘱母亲带上家里的小度,这样在隔离酒店也可以第一时间看到父亲的情况。
那段时间,每天晚上,陈小艺都远程和父母开启视频。即使彼此之间相隔甚远,但他们却可以通过视频随时观察父亲的情况。
“我很感激有小度,一是让我们及时发现父亲的情况送医治疗,二是在父亲住院时远程看护,解决我们不在他身边的难题。”
“你以后就12点打过来,
我们可以一起吃饭”
陪护、陪护,除了护理,更重要的是陪伴。
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远程视频能尽可能满足他们第一时间了解父母身体状况,而对老年人来说,孩子的陪伴和关心,也能从这块小屏幕中得到许多。
图 | 用户在使用小度智能屏幕
最近半年,在香港读书的孙夏有了个新习惯——中午吃饭时和爷爷奶奶打视频电话。祖孙三人隔着屏幕一起吃饭,闲聊各种话题,好像从没分开,“既能陪爷爷奶奶吃饭,逗他们开心,也能让他们看看我的生活”。
孙夏的一家总是在各个不同的城市“漂泊”。除了在香港读书的孙夏以外,他的父亲、叔叔也在早年离开老家,去往不同的城市寻找工作机会,爷爷奶奶就这么成为了独居老人。
尽管大伯曾好意想接老两口到自己身边,但爷爷奶奶住惯了老家、习惯了当地的人情世故,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最终大家决定尊重老两口的建议,让他们留在老家,各自找时间回去陪陪他们。
但爷爷有脑血栓,需要借助助行器才能行走,奶奶有风湿,手脚都因风湿变形。儿女不在身边,为了不让老两口彼此拖着病躯照顾对方,大家商量之下,只好先将爷爷奶奶送去了敬老院。
尽管爷爷奶奶和敬老院的护工、其他老人的关系都不错,但孙夏依然能感觉到爷爷奶奶的孤独。到了香港,孙夏总会找固定时间和爷爷奶奶通话,一聊就是一小时,几个月下来,电话费暴涨。
在女友的建议下,孙夏买了小度智能屏,改用网络视频直接和爷爷奶奶沟通。“视频通话比电话强多了,不仅我可以随时看到爷爷奶奶的情况,他们也能看到我这边的生活环境”,孙夏表示,只要爷爷奶奶想他,也可以通过小度第一时间和他通话,再也不用守在电话旁苦苦等待。
图 | 小度老年用户在用智能屏视频通话
有一次,孙夏发视频通话时,爷爷奶奶正在吃午饭。爷爷马上说道:“别挂了,就这样吃,咱们聊聊天”,饭后,又告诉孙夏,“你以后就12点打过来,我们可以一起吃饭。”此后他就增加了一个习惯——每天中午和爷爷奶奶打电话,和他们一起“视频吃饭”。
而最让孙夏触动的,小度可以设置“智能看护”模式。“如果镜头前有人脸,小度就会自动识别,把爷爷奶奶的情况做成视频发给我”,极大地方便孙夏第一时间了解爷爷奶奶的情况。
也正是因为这个功能,孙夏有了一个意外发现。爷爷奶奶经常在床头边坐着,有时和护工、其他的老人说会儿话,然后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小度——他们很少主动打电话,怕打扰孩子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