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是怎么把用户留住的问题了。不管是移动端还是 PC 端,用户对体验要求越来越挑剔。龚宇说:“以前两小时卡两三次,用户还可以接受。现在一小时卡一次,他们就想砸机器,人的忍耐力越来越弱。现在大家觉得 720P 的高清都不怎么样,要求 1080P 的。”
国内一位做第三方视频应用的负责人,则对现在大多数移动产品吐起槽来:“几家产品都大同小异,体验做得很差,比如你要去筛选一些特定的片子就很痛苦。因为 PC 可以用鼠标滚几下或打字搜索,通过比较短的路径就能找到想要的东西。移动不一样,手机屏幕小,都是滑动操作,怎么样让用户花最短的时间找到感兴趣的片子,我觉得他们都做得不好。”
在上述人士的逻辑中,尽管这几家产品做得一般,资源也不是最全的,但用户依然愿意接受,主要原因在于品牌的惯性。这是 PC 端能向移动端迁移的最大资源了。此外,教育网)">(本文来自:湖北教育网)就是版权内容、账号体系等元素。“除了市场份额不一定能迁移之外,其他都还好。”
事实上,视频网站不只面临单一渠道的变迁,还面临多屏时代的挑战。据说,在 PC 端积累很深的网站长久以来并不重视移动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创业邦》:“优酷的移动部门想要其他部门专门针对移动设备做码流,或者专门设置配套的服务器,很难得到积极的响应,或者响应得很慢。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 PC 端的负担很重。”
爱奇艺的模式是这样的,同一套系统负责生产、处理码流,比如一部电影上传之后,后端的这套系统就生产出 30 多种码流格式,有的给电视、有的给 PC,有的针对手机,然后推送至全国 300 多个机房。某种程度上,这算是爱奇艺很早赶上移动浪潮的一种红利吧。龚宇说,目前他在 PC 端和移动端的资金投入相差无几,都很大。
在李浩看来,这几家视频网站在移动端的布局各有所长:“优酷的内容体量非常大,在用户看来是一个更综合的视频网站;爱奇艺更多地靠一些独家、热播内容吸引用户。而只要苹果存在,抢用户桌面的手段就不那么有效,真正还是要拼用户的品牌认知和口碑。在这方面,优酷是占优势的。阿里也会用 UC 等各种资源支持优酷在移动端的布局。”
而最可能留住用户的另一招就是当下的热门应用大数据。爱奇艺因为有百度的支持,在获取数据上更有天然的优势。据说,85% 的爱奇艺用户在百度上有搜索行为,所以用户的主观诉求他们了如指掌。移动端基于 LBS 更能获得精准定位数据,用户进入网站的起始点以及退出时间点,都会被日志记录。既然爱奇艺知道得如此详细,很多人担心这会泄露个人隐私。龚宇的解释是:“我知道一个用户做过什么,但是我不知道这个用户是谁。”
爱奇艺 CTO 汤兴说:“大数据最主要有三方面的应用:了解用户,广告主的精准投放,买剧和上游制作。比如,一个用户在爱奇艺看完视频后,在百度上经常搜索奶粉、母婴用品,由此很容易推算出这个用户是一个年轻妈妈。而根据用户的搜索记录,也能推荐更符合其口味的影视剧。”
至于广告主的精准投放,也涉及爱奇艺的货币化问题。相比于电视,用户对视频网站的广告容忍程度非常之低。这种相悖现象,也让龚宇很无奈。广告模式的核心就是,我免费提供给你资源,你需要付出的就是看广告。但这个基本商业逻辑放在以免费为基因的互联网环境下,顿时失效。有人给龚宇提过不少建议,但是没有一条路径可以根治广告模式的弊端。
大数据到底能不能解决这种尴尬局面?龚宇也拿捏不准。在他看来,这条路还很初级。既能让广告主不浪费投放的资源,又能提升用户体验,还需要摸索很长一段时间。
但这不代表大数据目前一无是处。相比于电视广告来说,大数据能解决广告干扰性太强的问题,给需要的人看相应的广告,可能是大数据的精准定位能提供的关键手段。“比如,一个针对 20 岁女孩子的化妆品广告,在我这个 40 多岁的男人面前就永远不应该出现。”龚宇说。
行业变量何在?
爱奇艺今年最大的引爆点无疑是《来自星星的你》,这样一部国内电视台不愿意播出的韩剧,在爱奇艺的运作下,从第一集没人知道,到第二集少量人关注,第三集开始就被病毒式传播开来。剧中的经典台词“炸鸡和啤酒”一度成为网络流行语。截至今年 3 月,这部韩剧共有 17 亿次的点击量。
龚宇将此现象解读为必然。“爱奇艺发展到这个规模,这部戏不行,这个月不行,今年某个月也一定行,其他剧一定行,因为你覆盖的用户数足够大了,内容也被足够多的人触及了。”
去年底,爱奇艺不惜重金花费 2 亿元打包买下 2014 年湖南卫视 5 档综艺节目,挑起这波综艺节目竞购大战。龚宇在接受《创业邦》采访时也承认:“综艺这块我们是难逃‘罪责’了。”
龚宇冒险出头是有原因的。尽管爱奇艺界面透着一股青春的味道,但从内容上讲,它正在打造一座综合视频王国。什么意思呢?爱奇艺在尽全力追求内容的丰富性,尽可能覆盖更多的用户,“我们的特点就是大而全”。
他的逻辑是,电视台一天 24 小时滚动播出的话,也只有 24 小时的内容。但是爱奇艺每天新增的内容就有数万个小时,没有时间、空间限制。既然如此,在资源没有遇到瓶颈的时候,为什么不去覆盖更多类型的内容和用户群?再者,在一个市场非成熟阶段,追求特色就一定会放弃大众。一旦做出这样的决定,龚宇认为自己就不是综合视频的最大参与者了,必然会失去部分市场,这与他的王国梦想明显背道而驰。在这种基调下,爱奇艺只能在不同频道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龚宇还把视线瞄准三、四线城市。虽然爱奇艺整体市场份额已经不小,在一、二线城市也广为人知,但是对三、四线城市的渗透力却不高。整个智能手机的增量部分,最主要的就分布在这块市场。这部分用户的价值不容忽视,SP 时代的吸金大法已经是很好的佐证,所以爱奇艺必然要将渠道下沉,争夺这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