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告诉记者,从循证医学角度出发,目前防控近视主要有三种:第一,增加阳光下户外活动时间,每天户外活动至少两个小时;第二,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在良好的视觉环境下用眼,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第三,佩戴角膜塑形镜,但一定在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由专业眼科医生评估孩子眼睛状态,由具备验光师资质的专业技师完成规范验光配镜过程,并合理佩戴,定期随访;第四,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有研究证实低浓度的阿托品眼水能延缓近视进展,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我们还需要更加科学谨慎的态度。
除了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王惠建议,青少年应每半年到正规医院做一次眼睛以及视力的检查,发现近视以及异常应当及时进行人工干预和矫正。“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得了近视坚持不配镜,认为配镜会加深度数。殊不知,这样会加速近视的发展。”
相关论文信息:
1.DOI:10.1167/iovs.07-0804
2.DOI: 10.1016/j.ophtha.2013.02.035
3.DOI: 10.1167/iovs.11-8336
4.https://doi.org/10.1016/j.ophtha.2012.04.020
5.DOI: 10.1167/iovs.07-1451.
6.DOI: 10.1016/j.ophtha.2012.10.022
7.https://doi.org/10.1016/j.chb.2004.02.007
8.https://doi.org/10.1073/pnas.1418490112
9.DOI: 10.1542/peds.2014-2306
10.https://doi.org/10.1002/trtr.1168
11.https://dx.doi.org/10.1016/j.ijer.2012.12.002
12.DOI:10.1038/s41598-018-28254-8
13.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075634
问题一
戴OK镜,能控制近视吗
■本报记者 张思玮
晚上睡觉佩戴,早上起床取下,即可拥有一整天的清晰视力。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曾被很多家长称为延缓近视发展的“救命稻草”。
但随之而来的,因佩戴角膜塑形镜导致角膜感染,甚至引发失明的案例,又让诸多家长望而却步。
到底,角膜塑形镜对于近视眼的患者来说,是福还是祸?
“多数因佩戴角膜塑形镜出现问题的患者,并不是因为角膜塑形镜的问题,而是因为患者使用的时候,护理出现了问题。”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教授宋红欣说,戴角膜塑形镜和戴隐性眼镜的风险是一样的。
所谓的角膜塑形镜是利用眼睑的压力,使得镜片压迫角膜表面的角膜上皮细胞和泪液层,进而让角膜表面形变,从而改变视力。
但并不是所有的近视眼患者都能佩戴角膜塑形镜,通常8~18岁近视患者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佩戴。“而对于一些角膜病变、眼睑病变等患者是不能佩戴的。”宋红欣说,角膜塑形镜是目前比较有效的干预近视的手段,约有60%~70%患儿可以实现有效控制近视度数增长。
佩戴角膜塑形镜有严格的流程和规范。通常需要在具有资质的眼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全面评估后,才能完成验配工作。“所有的佩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第一个月必须进行4次复查,以密切观察角膜的情况,并及时评估。”宋红欣说,角膜塑形镜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国产的价格通常在5000元左右,进口的价格约为1万元左右。
宋红欣特别强调,有10%~20%的患者佩戴角膜塑形镜后,效果并不明显,这些必须提前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以免家长的期望值过高。
如果说一个好的眼科医生是佩戴角膜塑形镜患者良好开端的话,那么佩戴过程中规范的护理则是佩戴角膜塑形镜的关键。
“有些患者就随便用自来水、矿泉水冲洗镜片,甚至使用过期护理液冲洗镜片。”宋红欣建议,佩戴者应该1~2周进行一次镜片去蛋白质护理,每周一次煮沸消毒镜盒,至少每3个月更换一次镜盒,每年更换一次镜片。“如果出现了眼痛、眼红或明显分泌物增多,必须立即就诊。”
宋红欣强调:“角膜塑形镜通过暂时性改变角膜曲率,进而矫正近视。一旦停戴角膜塑形镜之后,角膜曲率会恢复到以前的情况,所以近视的度数也会恢复到原来的情况。此外,佩戴角膜塑形镜不是为了第二天单纯地矫正近视,而是为了控制近视的发展。”
问题二
戴防蓝光眼镜好吗
■冯春燕
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给我们带来方便与乐趣的同时,也引发眼疲劳、近视加深、头痛、失眠等症状,这与电子产品的LED屏幕所发出的蓝光密切相关。
太阳光含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蓝光占有一席。蓝光是指波长在400nm~500nm范围间的可见光,波长越短,能量越高。而LED显示屏所发出的光主要以红、绿、蓝3种颜色为主,且蓝光占了主要部分。
现有研究证实,蓝光能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调节昼夜节律,还能产生保护性近视性离焦,延缓眼球发育速度,延缓近视进展等作用。但科学家同时也在动物实验中证实,高能量蓝光对眼睛的危害。
比如,夜间暴露于蓝光,会降低睡眠质量和人体免疫力,打乱人体生物节律影响瞳孔对光反射、醒睡转换、情绪和记忆等;蓝光可以对视神经、视网膜有损害;蓝光在眼内发生散射,造成视物模糊、刺眼、眩光和视疲劳等。
于是,聪明的商家开始围绕“蓝光”做足了功课:防蓝光眼镜、防蓝光护目镜、防蓝光护眼灯等产品一应俱全。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防蓝光镜片最重要的三项数据是防蓝光率、透光率、色差,三者缺一不可。防蓝光镜片阻隔率在 20%~30%,透光率一般需要在90%以上,色差则是越低越好。这样才能不影响视觉质量、生活质量、对比敏感度以及辨色力。如果过分追求防蓝光率,牺牲了透光率和色差,结果会适得其反。
所以说,好的防蓝光眼镜是能在阻挡高能量有害蓝光的同时,尽量让其他对眼睛有益的光线通过。
当然,防蓝光镜片不是对所有的人都适用,也不是在所有的场合都适用。由于儿童青少年眼部结构和功能尚处于发育阶段(需要蓝光正常的刺激),是不适合佩戴防蓝光镜片的。对IT从业者、白领、学生等长期使用数码产品的群体,当使用电脑、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时,可以佩戴防蓝光眼镜;如果不使用这类电子产品的时候,不建议长时间佩戴防蓝光眼镜。
此外,防蓝光镜片也适合做过白内障手术后人工晶状体眼或无晶状体眼患者,以及黄斑容易受损的特殊群体。
(作者单位: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相关论文信息:
1.DOI:10.3760/cma.j.issn.0366-6999.20130806
2.DOI:10.1111/j.1471-4159.2008.05320.x
3.https://doi.org/10.1080/02713689808951268
问题三
通过训练能提高视力吗
■本报记者 张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