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服、海洋降、强迫宇宙吐宝藏的“中国风”
2018-11-12 15:05 来源:X博士 爹 /艺术 /文化
原标题:地球服、海洋降、强迫宇宙吐宝藏的“中国风”
末法时代,一切都在激变,就像当代人想象不到移民月球的生活细节一样,古代人恐怕也想象不到“中国风”会变成如今的样子。
“中国风”现在已经在“爹妈审美”、榜首明星、文玩油男等多方势力的联合夹击下,变成了最令当代青年崩溃的“新概念”。
追忆似水年华,我记得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儿,是形容周杰伦和方文山合作的一系列柔歌的。好听啊,全民哼唱。当年写作文,都要在文末加几句歌词,是为点睛之笔。
谁知道,后来整个华语流行乐坛都“汉化”了,人人中国风,不管你是港台r&b小天后,还是舌头发硬的ABC,谁要没首中国风的歌,娱乐小报都不知道咋夸你。
在这股势头下,慢慢地,古风歌曲也开始崭露头角。那种对古人风流的描摹从音乐到服饰,受到许多爱好者的追捧。但是这种风格发挥好了,很拉风;发挥不好,很辣眼。比如火风的公子霍尊,是发挥的比较好的。但是唱《离人愁》的李袁杰,就比较尴尬了。
△ 丸子头挺帅
但其实这都好说,你尴尬尴尬就好。可怕的是,我发现“中国风”不仅在娱乐界大放异彩,还在别的范畴里小有成就,形成了几个异端教派:
第一种,文玩大哥宗。简单来说就是串子发烧友。
这个派别在市面上特常见。你到古玩市场逛一圈,放眼望去满地都是直立行走大型挂件。
大家肯定都见过那种特别炫富的文玩大哥,穿一中式对襟衫,脖子上星月、凤眼、小金刚三串起步,手腕基本是绿松、玛瑙、琥珀交相辉映,八十米开外你就看见一个发光的圣诞树过来了,走近了发现手里还转俩核桃。
△ 湿婆你很油腻你执道不?
这种中国风,水特别深,它们的教徒见了面都是黑话暗语。比如:
A:您这黄翡动过手了,棉都没有,冲凉的吧?
B:别提了,我这是吃了药了!
意思就是,大哥你这翡翠太假了,让人加工过了。诶呀是假的,我看走眼了。
文玩大哥宗的信徒,有一部分跟油腻男是重合的,经常被视为新新人类中的油腻先锋。他们经常出入的地方除了古玩市场,还有各种二手地摊。
第二种,是武斗派的。跟江湖有点关系。
这个教派就厉害了,他们讲究的是内涵。不流于表面,但是侠义肝胆自在人心,兄弟大过天,为了兄弟能两肋插刀,为了女人也不能插兄弟两刀。
比如,天安社。
△ 整齐划一军事化管理
这个教派不仅兼具少林武当的传承性,还散发着横跨各个兵种的纪律性。
武斗祭司一般都是在公共澡堂的大池子里给新人施洗,然后由师兄带领,开始他们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的纵欲修行。
他们必读的经典法语都有很强的韵律和令人回味的哲理。比如,虎豹终难骑,人心隔肚皮,或者,爱有多销魂,就有多伤人。总之,都是一代宗师。
这个教派通常被称之为“社会”。他们是社会人儿,唠社会嗑儿,深入群众,走最接地气的中国风路线。
第三种,是“工巧明”的范畴。搞艺术的。
在各种艺术相关领域,你都能看见“中国风”留下的痕迹。比如中国风装潢,还记得那些不符合图像学发展内在规律的中国风图案,是怎样放肆地出现、潇洒地绽放在你家客厅里的吗?
什么青天下一只雄鹰展翅高飞,旁边一行字“鹏程万里大展宏图”;什么原色的大花,搭配工笔花鸟的昆虫,整个画面带着一股北方原始神灵崇拜的癫狂;什么大墨点子乎在留白上,旁边是个乌篷船,船头一轮圆月,月上必有“中国风”三个字,还是带飞白的;什么荷塘月色墙纸、牡丹盛开窗帘、白鹤亮翅隔断、杜鹃啼血地毯.....
△ 比如这样的
实不相瞒,自从我爸把一个大红底龙纹的墙纸贴到我家之后,我现在看到“中国风”这三个字,眼睛都发绿。每次想到这种锣鼓喧天的图案,我都感觉自己吃了个八万响的大屁!
而且在这三者之外我发现,不光中国人对“中国风”的诠释很机械,老外追捧起“中国风”也很形而上。什么爱马仕五星红旗包包、Gucci花袄、LV限量编织袋,各种奢侈品向中国风低头就不说了,时装界也跟着作妖。维密女麻豆直接穿龙走秀。不是龙袍,是龙。
△ 你才是龙的传人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