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高新区耀达路某健身房销售人员向市民推销健身卡。
随着健康、养生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把更多的收入花在健身方面,健身市场尤为火爆。不过记者走访发现,健身产业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业内人士建议市民还是应该科学健身、合理消费,小心被忽悠。
健身房遍地开花
上月22日,记者在台州高新区耀达路走访时发现,多家健身房推出“低价预售”活动,多名销售人员在分发广告、推销办卡。不少健身房宣传纸上打着“定金100抵1000”“购199享3900元”等吸睛字眼。
“从街头走到街尾,至少有三拨人向我推销健身卡。”在附近吃饭的周女士表示,最近的确是想找个健身房办张年卡,虽然折扣力度很吸引人,但是否可信有待商榷。
“连健身房在哪还没搞清楚,就被要了电话和姓名。”市民张先生说,大多销售员只会递宣传册给他,但碰上少数非常坚持的销售员则会被拉住侃侃而谈。有时候为了赶快脱身,便匆匆加了微信或留了联系方式。
记者从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台州市内约有351家健身房,光是今年新开的就高达94家。
预售问题也不少
聊到健身房,市民葛女士也有话要说。原来上月初,市民葛女士在高新区某家健身房交了定金100元,该健身房工作人员称预售阶段定金100元可以抵1000元,虽然价格尚未公布,但该工作人员表示会和周边健身房价格“差不多”。
过了两周,该健身房正式售卡,葛女士发现抵完1000元后的价格仍然比周边其他健身房价格要高一些,与先前工作人员提及的“差不多价格”有些距离。那么,这是否涉及标价虚高呢?相谈无果下,葛女士选择了100元定金换一张周卡。
“交完钱发现健身房的顾问与销售人员不是同一批。”葛女士的朋友小张说,今年4月份在某健身房预售中交了2000元办了张两年卡,开业了也没有工作人员及时通知她前去锻炼。另外,小张还表示,工作人员在预售时所说开业时间预计是5月份,然而实际上将近延后了一个多月。
市民需提防“消费陷阱”
上月25日,记者致电台州市价格投诉举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对健身房的标价管理属于“放开了”的状态,主要还是靠市场自主调节,一般不涉及价格虚高的说法。
“最好在办卡时选择销售人员与后期顾问一致的健身房,方便后期咨询及锻炼。”业内人士李先生告诉记者,在选择健身房、购买健身卡时,应多跑几家询价,做到货比三家,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此外,李先生建议市民还可以询问健身房一年中是否有节假日闭店、如需出远门年卡是否可以办理停卡等业务提供。
关于预售这个问题,李先生则认为不少健身房会在正式开业前招收一批价格相对便宜的“创始会员”从而募集部分启动资金。“但对于用户来说,会员卡的正式开通却可能会因为健身场所的装修、器械进场等问题一拖再拖,难免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