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包装源头减量。“现在消费者收到的快递包装盒大小是根据商品数量和整体体积确定的,‘大包装小商品’现象越来越少。”京东物流相关人士说,这一变化来自快递包装的源头减量,即通过技术手段,由机器根据商品大小“定制”包装。
在京东位于上海嘉定的“亚洲一号”无人仓里,记者看到机器如何对商品进行精确打包:由机器自动分拣的商品经传送带被送到打包机前,打包机自动测量商品体积,当场裁剪切割泡沫包装袋及纸板,制作成大小合适的包装箱。京东物流相关人士说,这套设备是自主研发的,前期投入很大,但从长远看很值,既能节省大量包装材料,又有益于环保。
菜鸟网络相关人士表示,快递行业包装减量意识很强,不同企业都在探索适合各自情况的减量方案。如菜鸟开发的装箱算法已在全行业推广,推荐合适的装箱方案,减少快递包裹空置率,还能减少塑料填充物的使用。据测算,利用机器装箱算法平均减少15%的包装材料用量。针对快递包装涉及大量胶带,快递企业也在研究新的解决方案。部分快递企业设计了无胶带纸箱,封装过程完全不需要胶带。另一些快递企业在进行胶带“瘦身”,用45毫米宽的胶带取代60毫米宽的胶带。如窄胶带推广,每年减少的胶带用量也相当可观。
“除包装做减法,还可把面向消费者的‘共享纸盒’理念在物流行业推广。”菜鸟网络相关人士建议。最近,不少从嘉定物流园区发出的快递包裹上,加贴了一枚绿色标签,上书“感谢您对环保的贡献”,因为这些包裹用的是重复使用的纸箱。(任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