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们重新回到那里,访问了几个曾经和华强北有过羁绊的人们,想让大家看到它原本更多的细节和更多面。
失序
心情掉到谷底、极其沮丧、绝望的时刻肯定有,但过了这么多年,我只能记起个大概,当时我们办公室有 500 多平方,只剩下我一个人,我每天过去,坐在一个工位上想怎么办,不得已逼出一个方案 —— 我们后来叫 openbom,就是把之前做手机的成本都向客户公开。
当时是 2008 年年底,我欠了别人好多钱,没有钱了,很多员工都跟我年龄差不多,28 岁上下,他们说要到劳动局去起诉我,要报警把我抓起来。
国内当时有两个有名的电子论坛,一个叫 21IC中国电子网,一个叫 ecbbs中国电子论坛,我当时和 ecbbs 的创办者一起办他这个论坛。
我有几个同学去了昆山,经常和我们聊吹空调和喝咖啡的事,我觉得很稀奇,我那时候还很年轻,想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就觉得是时候了。
这些事导致了更大范围的信誉危机,那些好的、本分的人也受了影响,慢慢华强北的人都搬了。
真正我觉得我跟华强北有关系,是在 2007 年创业之后。我第一个办公室还真在华强北,那栋楼叫现代之窗,每天都是人来人往,推销员、各种人敲你的门,来来回回的。
和上面的人做技术交流,也会聊到工资,我发现水平没那么牛的人到深圳也能赚很多工资,当时觉得,我去了肯定会更好。
我是学电子信息工程的,其实算专业的,但是我没见过那些设备,这也符合做技术的人对华强北初始的认知,就是什么都可以买得到。
我 2003 年从吉林大学毕业,留在长春工作,做测绘仪器。我从小帮我父亲拧螺丝,他和我母亲都是农民,平常就开着东方红拖拉机干活,我在那个环境长大,对工科做的事非常有亲切感。
那时候来深圳就算没拿钱来,只要勤快,就有的赚。因为信息不透明,在华强北,哪怕从 4 楼把东西卖到 3 楼,2 楼还有个客户在等,2 楼、3 楼、4 楼大家都可以赚钱。
那时候做手机,我们客户都是华强北的,我当时第一次理解了什么叫做 “ 逐利 ”。我读书读出来的人,尤其在那个年纪,会比较仇富吧,比较看不上把钱作为第一追求的人。
而也许是金融风暴冲击,之后的几年华强北变成了一个诈骗世界,还在华强北做手机的人,就是靠撒谎活着的。
以下是他的口述: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差评(ID:chaping321),作者:差评君,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刚来的时候,华强北对我来讲还很陌生,我走上那条街的时候,感觉就是繁华,超级繁华,人挤人,这帮人很忙碌,干什么的都有,特别热闹,在那里边,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赛格( 赛格电子市场 )就在那条街上,还有华强电子世界,算是中国电子元器件最早开始交易的圣地了。
但做手机我没赚到钱,因为 2008 年亏掉了。2008 年金融风暴,巴基斯坦的一个客户给我们下了一个大订单,就在我们满产能生产的时候,人突然消失了。我手里面压了一大批货,按键是金色的,装载了奇奇怪怪的语言,就是西亚国家喜欢的那种定制款,没法卖,只能打折倾销掉,也是在华强北卖掉了。
2005 年,我来了深圳,在一个叫 “ 中国人才热线 ” 的网站上发简历,被一个叫 KC mobile 的韩国企业录取,岗位是硬件工程师,它是三星旗下的一个公司,接下来,我去了一个当时在新加坡上市的公司,叫龙旗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