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家尼尔·德格拉斯·泰森说:「宇宙没有义务让你理解」,而人们在提及这句名言的时候总是会在后面加上一句,但是我们有权认识宇宙,想象关于宇宙的一切。
的确,没有什么东西能框住人类的旺盛想象。
如果把拍摄广告片也当做想象测试中的一道考题,这次展示出的高分考卷来自新锐护肤品牌 HomeFacialPro——你想过在怎样从护肤品的瓶瓶罐罐挖掘到出人意料的东西吗?近日,HFP携手著名导演王笑恒,打造了一支全新原液大片,对原液系列7种护肤成分进行具象演绎。
影片导演王笑恒在初中时做过百度化学吧的吧主,几年前和梵几合作开展了「元素」装置展,怪不得他拍的广告作品都像在为观众上一节高级化学课(开玩笑)。诚然,导演对这个领域的擅长恰好和品牌的需求严丝合缝。
「大家从?然科学谈到?二平均律,从十?平均律谈到品牌营销……」HFP 和导演王笑恒第一次见面是这么聊的。
在品牌制片厂的本次采访里,我们也跨越科学音乐和技术,把这支广告片拆分成帧、纹理、颗粒这样最小的单位来分析,看看它怎么延伸到想象之外。
-01-
HFP:让成分「被感受」
各类种草KOL和平台的推动,让一众生涩的化学名词在护肤品品牌领域变得耳熟能详,市面上走植萃路线的品牌也尝试展示「化学成分」。无疑在很多人印象中 HFP 是「成分」标签最早期实践者和成功者,但在当下的市场环境里,这个标签也需要更生动的表达。
考题:呈现缥缈的无机质感
「成分」本身很难留下视觉印象的,或者说想起这个词汇时大家的脑海反映都很雷同,这也也是 HFP 留给导演的难题。
王笑恒在采访中坦言,「HFP 原液系列产品都充满无机感,找不到一种生命寄托物,其他品牌产品会有诸如红石榴、红景天这样的实物来做创意延展,但 HFP 所讲的成分是非常抽象的。」
创作中没有实体寄托物体的情况下,如何具象出成分和产品本身?
解题:视觉音乐技术的「私货放送」
「成分有什么功效讲得很多,但成分是怎么发生作用的,大部分人不爱深究。」在 HFP 看来,这组片子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感受的,直接用眼睛和耳朵去感受成分的特性,而不是大脑逻辑。所以片中呈现的视听语言是成分在自己说话,让「围观」的人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它。
七个 15 秒的段落有起有伏,分别对应一款原液产品。为了使每种成分的特性有效传达,导演设计摸索了许多有意思的表现方式——
比方说开场的「烟酰胺」,借斑马之类的意向营造出「非黑即白」的视觉效果,在光影变化、剪辑节奏和 Melodic Trap 曲?中展现这一成分的抗黑美白的使命感;
拥有抽象抗氧化概念的「虾青素」被安置在了实验场景,256 个复古数码管制作成的显示装置闪烁出产品轮廓,暗示抗氧的本质,即是一场「电?抢夺战」;
最能吸引瞬间注意并受大家喜欢的应该是「肌肽原液」篇。「留住或逆转时光」是护肤品广告界传统标配主题,HFP 选用的岁月留声机带来妙不可言的新鲜感。
导演戏谑打碟,glitch funk 风格的《甜蜜蜜》在听觉上充满阻抗性,配上从粗糙到光滑的糖分黑胶,在视听上产生反差趣味,玩玩乐乐地把「肌肽原液」的抗糖概念呈现了。
前面提到过,HFP 和导演在创意过程中奇妙地撞上了对「十?平均律」的喜爱。熟悉巴赫的人都知道,他的作品如同巴洛克艺术的本意,是一颗不规则的珍珠。
巴赫最具代表性的十二平均律既有结构严密的逻辑性,兼具深刻隽永的哲理,这和 HFP 想强调的品牌内在性格存在关联。
「乳糖酸」这个篇章对巴赫 Prelude and Fugue no. 2 in c minor, BWV 847 进行再编排,一音阶的音程作十二等份,营造出律动由缓变急的效果,情绪落到乳糖酸上,也可以理解为有序的刷酸过程。
……
可能你会觉得以上都在做「阅读理解」,但导演王笑恒说:「我很喜欢这种需要观众去挖掘的『体验』」。
解释起来应该是说,他们「兴师动众」地拍摄,但却把那些值得炫耀的东西低调地藏在成片里。如果我们没聊起来,应该很少人会知道,「甜蜜蜜」那支片中的道具是工业设计史上颇为经典的 Dieter Rams SK6 唱片机,是导演的宝贝私人收藏;为片子加入十二平均律的音乐制作人是《人生一串 2》的音乐总监;以及很多产品拍摄镜头,都用到了导演团队拥有专利的桌面级 Motion Control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