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后,在线健身或许成为一个新战场。
最近大半个月,黄晨跟着教练Mike做过燃脂训练,跟着Icey上过流动伸展课,还跟小雨老师一起练过马甲线。
只是,这一切都隔着手机屏幕进行。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这位运动爱好者常去的健身房停业,不得不在家练起来。她说:“只要你想动,客厅也能变健身房。”
不仅是黄晨,特殊时期,线上健身课堂成为很多人的选择。线上健身平台keep向界面新闻提供的数据显示,2月上旬,运动课程的观看量比平日大涨近430%。
即便疫情逐步好转,黄晨表示近两三个月都不打算去健身房,“还是担心人多。”
业内也同意这一判断:上半年,线下健身房的到店用户预计会大幅减少,线上课程的热度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这场突发疫情,让线上健身看到了风口,但也有可能,这只是短期的泡沫。
客厅狂欢
“打开微博、抖音、快手和公众号,都会有人想让你运动健身了解一下,”黄晨说道。
健身机构、运动品牌、健身博主、体育明星以及媒体平台纷纷参与其中,以上传锻炼视频或直播的方式进行远程指导。
用冬瓜做箭步蹲、用大靠椅做深蹲、米袋平板卧推、油壶平板凳飞鸟……在缺乏器械的情况下,民间健身“土方”层出不穷。
黄晨去年买的任天堂Switch健身环,一个通过游戏交互来健身的小东西,二手价甚至从550元炒至上千元。
截至2月14日,新浪微博“宅家健康运动计划”的话题,引发网民3.9亿次阅读和29.6万次讨论。
数据平台七麦研究院的报告显示,1月疫情爆发至今,健身的搜索指数从5831涨至6744。
疫情之下,当各行各业受到巨大冲击,不少人冲向了线上健身领域。
乐刻、超级猩猩和Keep等头部健身企业反应最快,成为第一批尝试直播健身的品牌。
超级猩猩创始人跳跳没想到在线健身会火。最初,他们只是看到用户在群里讨论无法出门运动,于是决定做个尝试,临时注册账号进行直播课程。
然而,第一场直播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7万,还成为一直播这一平台的TOP ONE主播。而抖音账号“超猩家里蹲”的直播,高峰时期19万人在线观看。
除了线上直播运动之外,超级猩猩上线“14天线上训练营课程”。22个线上训练营,单人价格399元,每班30人,在1小时内售罄。特殊时期的新尝试,为超级猩猩创造26万营收。
以中小型健身房为主的乐刻,同样把教练资源搬到了线上,联合快手和抖音推出“宅家运动会”,全平台教练线上教学,每天大约输出5-7节课程。
据乐刻向界面新闻提供的数据,截至2月7日,其在快手和抖音共上传1.6万多条视频,两个平台的播放量约为2.7亿,每场参与人数均超过1万,均是免费授课。
作为最大的线上健身平台,Keep自然不甘人后,疫情期间在App store健康健美类免费排行榜位居首位。
该平台先是推出宅家健身指南,还联合Shape、每日瑜伽、lululemon、Under Armour及健身达人推出“假期运动直播大全”,聚合各运动品牌的课程信息,进行一站式的直播课程分享。
截至2月5日,Keep平台运动直播累计参与人数超过5650万,直播时长达到100小时,同时在线人数的峰值是16万。
为了吸引女性用户,Keep甚至与李佳琦合作推出语音包。很快,大家就能一边在家健身,一边听着“练她”、“OMG”、“amazing”式的鼓励,李佳琦可能还会夸你运动的样子美炸了。
相较于这些新型健身品牌,各大健身房则需要从零到一开辟线上新市场。一兆韦德、威尔仕等大型俱乐部,均首次开设线上直播课程,每天在抖音等平台开设三四节课,以团操为主。
即使是从未涉及健身领域的体育媒体平台PP体育,最近亦开设健身直播栏目。作为媒体平台中的“吃螃蟹人”,他们的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南京观看健身直播课程人次最多。
国内品牌以安踏为首,早早邀请张继科、武大靖等代言人,还有健身达人录好了小视频授课。
相比之下,运动品巨头耐克这次来晚了——2月12日,耐克才开始大规模宣传NTC(Nike Training Club)这个app上安排的直播课程。与此同时,NTC教练钱晟的线上教学中,还不忘推荐品牌最新的训练鞋。
绝大部分用户均表示,目前的免费直播教程已能满足需求。
当然,对于这些健身机构来说,创造营收是其次,更多是维系用户粘性,还有探索线上教学的新模式。
有人欢喜有人愁
不过,擅长互联网造势的健身品牌只是少数。
张灏在健身行业任职5年,目前在广州一家中小型健身房会籍部工作。跟许多传统健身房一样,暂停营业的同时,他们为用户相应延续会员期限。
他说,这段时间,健身房教练们每天拍摄训练视频分发给用户参考,但传播度仅限于现有会员群体。
在北京和上海一共有着七家连锁门店的中高端健身房SpaceCycle也是如此,线上直播课程在其京东旗舰店进行,传播也主要集中于现有会员。
相比于Keep和超级猩猩等平台的运动类别及规模更有优势,中小型健身房在线上获得的影响力有限。
根据行业惯例,寒冬过后,健身房市场逐渐转暖,春季三四月份会达到高峰,不少人选择减重塑形来迎接夏天露肉的季节。
但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传统健身房的现金流预计将大幅减少。
张灏算了一笔账,“按照以往,春季收入占全年30%-40%,现在基本报废了,疫情结束可能大家健身热情更高,稍微抵消,这样全年收入还是会减少三成左右。”
他所在的健身房同行交流群里有100来人,粗略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人认为疫情造成的年营收损失达到20%以上。
关门停业的同时,各种租金场地成本要照付,对于重度依赖现金流的健身行业是一次重击。
张灏认为,“小企业可能会活不下去,有些的账面资金撑不了两个月,能撑下去的都是有点‘肌肉’ 的。”
在此之前,传统健身业刚刚经历了非常不愉快的2019年。大规模的关门、欠薪甚至跑路,令行业陷入冷寂。
最让同行震惊的,是国内最早的连锁健身品牌浩沙健身在2019年5月崩盘——有着20年历史的浩沙,曾拥有160多家门店、30万余会员,却遭遇突然倒下的结局。
据青橙科技的数据,2019年总共有3099家健身房关闭,关闭率为4.36%,成立一年内关闭的健身房则达到52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