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也没有要求节食,吃了之后没有效果。”王云说,一星期后资深顾问建议她换产品,花了2960元,有果蔬套餐、抑菌粉饮料等。王云吃了之后就开始拉肚子,顾问表示这是起效果了,细胞膜打开了。过了一周,顾问再次建议王云购买分解脂肪的产品,王云不想前功尽弃,又花了两万三千多元,购买了混合果汁、蛋白棒等产品,这期间,王云被要求不能吃饭,也不能运动。
张梦购买“神奇粉末”,源自今年1月看到的减肥广告,销售顾问在微信上告诉她,“神奇粉末”属于草本配方,可以将张梦的易胖体质改成易瘦体质。
邱宝昌介绍,普通食品不存在保健功能,非保健食品不能宣传功能,保健食品的宣传不能超出相关部门核准的功能,如果夸大就是虚假宣传,误导消费、涉嫌欺诈。消费者被误导消费可以与经营者协商退款或者三倍赔偿,主张权利,协商不好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或者起诉经营者。
记者这样的经历,跟很多消费者一样。王云说,这就是当初被套路的第一步。
多人吃“神奇粉末”减肥进了医院
同样“减重有效”的还有李丽。去年10月吃了21天的“神奇粉末”,每天拉肚子,虽然瘦了近10斤,但现在出现脱发、内分泌紊乱、月经失调等体征,“例假从去年12月份再也没来过了,身体的免疫力也严重降低,稍有气温变化,就感冒咳嗽好久不见好”。
作为绿瘦的广告主打产品,“神奇粉末”的主要配料为:菊粉、荷叶粉、陈皮粉、抗性糊精、蜂蜜粉、莱菔子粉、决明子粉、酵母抽提物、金银花粉、菊花粉、三氯蔗糖。凭借着这些成分,该产品被包装成一款对人体绝对没有伤害的绿色减肥产品。
对方承诺,1个月内就能帮王云从102斤减到85斤并成功塑形成模特身材。王云严格按照绿瘦顾问的要求使用产品。期间有被要求过不能吃主食,不能吃饭,只能吃苹果,甚至要求不吃等。
张梦就是其中之一,在花费数千元网购绿瘦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瘦集团)的这款“神奇粉末”并使用后,她在3月初出现皮肤过敏、发痒、腹泻等症状,一停用即消失。有了疑虑的张梦上网搜索,发现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不少消费者反映使用绿瘦产品后出现过敏、月经失调、腹泻等副作用症状,产品销售顾问还要求消费者不吃主食,推销代餐减肥套餐,有消费者前后花费近10万元购买使用绿瘦的相关产品后,因营养不良、副作用症状严重而入院寻求医治。
江西一名女子减肥备孕,也因为绿瘦产品进了医院。当地媒体报道,这名女子在一年多时间内,花了27万元购买绿瘦减肥产品,听从减肥顾问“不吃主食”的建议,减重20多斤,结果身体出现怕冷、低血糖、例假延迟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多项指标不达标,“医生说我的情况不适合怀孕”。而绿瘦集团回应此事时表示,减重效果明显,身体不适则可能是多方面因素引起。
在消费者收到的产品包装盒上,绿瘦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身份是“总经销商”。新京报记者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查询,发现其中一款梅青梅混合果汁饮品的生产许可证已于2018年6月30日过期,但产品依然在售卖。
花了3200元两次购买使用后,张梦在3月的第一个星期遭受了皮肤过敏、发痒,停用后症状就消失了。张梦在网上搜索发现,像她一样购买绿瘦产品后出现副作用的消费者很多,常见的有眼睛过敏、月经失调、呕吐、拉肚子等症状,多名消费者不得不住院寻求医治。
公开资料显示,绿瘦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法定代表人为皮涛涛,股东包括皮涛涛和广东优创投资有限公司。
吃“神奇粉末”1个月狂减几十斤?多人花费上万减肥却住进了医院
邱宝昌介绍,普通食品不存在保健功能,非保健食品不能宣传功能,即便是保健食品的宣传,也不能超出相关部门核准的功能,如果夸大就是虚假宣传,误导消费,涉嫌欺诈。
工商资料显示,与法定代表人皮涛涛相关联的有43家企业,有29家存续,其中微雅贸易(广东)有限公司,目前在网络上以“微雅官方”企业微信推销绿瘦减肥产品,其关联企业风险达上百条,有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被起诉、股权冻结等信息。
疫情中宅在家,很多人“吃胖发福”,除了室内锻炼,一些人也将减肥瘦身冀望于减肥产品上。“无节食,不运动,食用神奇粉末轻轻松松瘦下来!”网络上这样一则减肥广告,吸引了很多想瘦爱美的女士。
曾斩获“中国保健品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的绿瘦集团,究竟是何来路?
到此也没完,10多天后,顾问称开始代谢脂肪了,要把化成水的脂肪细胞代谢出来,这次的产品是果蔬饮品、压片糖果、换食套餐等,又花了近两万元。这时,王云的腹泻、手脚发麻、头晕、呕吐的症状更重了,只好停用减肥产品。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王云、林玉等人购买的绿瘦产品,大多为固体饮料和压片糖果,其产品批号大部分属于食品类别,只有两款产品属于保健食品,也并非全由绿瘦自己生产,而是委托其他公司生产,使用的也是其他公司的批号。
绿瘦广告关于“神器粉末”的夸大宣传。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