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瘦给消费者的产品中,由陕西国仁生产的还有决明子压片糖果、麦苗果蔬酵素固体饮料、代餐奶昔、小分子胶原蛋白肽固体饮料等产品,共用一个生产批号,类别属于食品。
新京报记者查询裁判文书网,发现绿瘦集团曾因侵犯他人著作权打广告、擅自使用他人商标销售假冒产品、买卖合同纠纷等问题被起诉。
消费者质疑绿瘦的推销“套路”,对绿瘦的减肥产品,同样也不放心。
今年1月份,一位消费者购买了“神奇粉末”减肥,收到货后发现是绿瘦集团的产品,“十年前就用过,但一斤没瘦”,她立即要求退款。但其顾问表示,现在和以前不同,方案已经升级,并承诺无效退款。怀着侥幸心理吃了之后,她发现依然没有效果,反而更胖了。
层层减脂花费从几百飙升到数万
新京报记者 赵朋乐 实习生 张楚婷 编辑 甘浩 校对 李铭
▲王云也只拿回2万多退款,“一出问题,就说给你地址把剩余产品寄回,等我们把产品寄给他们,就翻脸了,想给我们退多少就退多少,不给退全款,一开始还只退我2万多。”
回想购买之前,王云曾询问销售顾问会不会有副作用,还告知对方自己做过手术,不能饿有低血糖等情况,对方表示这是纯天然草本配方,十几年的大牌厂家,没有问题。
买绿瘦产品花了近2万的李丽要求退全款被拒后,向绿瘦集团的属地监管部门投诉也无果,在投诉前,李丽担心证据不足还曾要求对方开了发票,收到的却是新疆一家公司的发票。李丽在网上发布减肥经历并提及虚假发票后,才获退费12000元。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一个人一个月减一到两斤是比较健康的减肥节奏,如果能声称能快速减几十斤,要留意可能违规添加了西药类减肥药,或者泻药。
多名消费者的收货清单也显示,绿瘦产品的售价并不透明,有些产品在商城和app上查询不到,能查询到的商品售价多在300元以下,大部分只有几十元。王云提供的一份实付价格16300元的发货清单上显示,产品包含基因检测服务套餐、绿瘦啤酒花压片糖果等23种产品,但仅标明了数量,无单价。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绿瘦减肥产品早在10多年前就推出销售,市场一度火爆的同时,消费者的投诉也不断,其产品也被曝出假冒保健食品批号、非法添加违禁成分等情况。3月12日,新京报记者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查询,发现当前销售的绿瘦产品,大部分属于食品,其中一种正在销售的产品,批号已于2018年到期。
前后花了8万多的王云回忆,最先她只是花了350元优惠价买了一盒“草本植物固体饮料”,2019年3月18日一同到货的,还有荷叶茶和决明子杏仁压片糖果,收到货后王云被安排了一位资深顾问指导。
据媒体报道,广东绿瘦的前身是一家只有3人的小型代理公司,2005年开始投资代理保健品销售,2006年将其产品取名为“绿瘦”。2007年开始,绿瘦开始通过杂志和网络吸引潜在的客户拨打400电话或登录网站,向他们兜售绿瘦减肥产品。
还有消费者表示,顾问每次在电话沟通时,还会侧面打听收入情况,问有没有副业收入,以此准备下一步推销。
▲“神奇粉末”其实就是绿瘦集团售卖的“植物草本固体饮料”。在一些网站和视频平台的广告中,经常出现“神奇粉末”的广告:“媳妇狂减30斤,一天一次,竟靠一种粉末”、“超真实!她没节食没运动,只用了短短30天,狂减40斤!”
宣称植物草本无危害的固体饮料。受访者供图
就相关情况,记者拨通绿瘦集团年报中公布的企业联系电话试图得到回应,但对方得知是记者后直接挂断。
消费者收到的绿瘦减肥产品。受访者供图
“神奇粉末”草本植物固体饮料的生产商,为陕西国仁健康药业有限公司。其一位招商经理介绍,绿瘦健康产业集团是其大代理,绿瘦在他们公司的拿货价仅为市场售价的2折,“保健品本来就是暴利”。
2012年、2013年被媒体集中曝光后,绿瘦依然活跃在减肥市场中。2016年之后,关于绿瘦产业升级、做公益活动、坚守体重管理等宣传文章大量出现在网络上,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一开始她曾搜过绿瘦的产品,但没发现什么负面信息。记者注意到,很多关于绿瘦的负面信息点开后是空白页。
此后,“绿瘦”产品迅速蹿红。有数据统计,2008年底其年度销售额突破1亿元,并自2009年起连续五年成为全国瘦身产品网销冠军,并斩获中国保健品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荣誉。皮涛涛曾向媒体表示,2012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公司正为IPO做准备。
▲2013年,据中央电视台《整点新闻》栏目报道,广州绿瘦的产品“绿瘦玉人胶囊”批号过期,其他大部分产品没有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号。
除了上文提到的2011年绿瘦产品非法添加违禁成分外,有媒体还报道了绿瘦集团涉及的投诉问题,称根据原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的统计数据,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该中心共接到关于“减肥”消费投诉案例705宗,涉及绿瘦的有125宗,约占投诉宗数的17.7%。
绝对化语言宣传减肥功效涉虚假广告
在“神奇粉末”的广告中,“喝了短短40天,整整瘦掉26斤”、“只需每天坚持使用,10斤,20斤,30斤,40斤,瘦身节奏,完全由自己把控!”、“无节食,不运动,轻松瘦”等广告语频频出现,不少消费者因此入局。
3月15日,就相关情况,记者拨通绿瘦集团年报中公布的企业联系电话试图得到回应,但对方得知记者身份后直接挂断。
朱毅副教授表示,减肥产品可能使消费者短时间内达到减肥目的,但由于盲目节食,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伤害,内分泌紊乱,更有些代餐产品营养结构不够科学合理,长期食用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王云找了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绿瘦公司,经历了一系列投诉、申诉、协商,无法获得更多退款,王云打算找律师起诉绿瘦集团。
多种产品共用批号个别许可证过期
同样花费了近9万元购买产品的林玉,也遇到了同样的套路,销售顾问承诺她100天内减重70斤,但吃完也只瘦了1斤。销售顾问还向她推销价值8万多的产品,称脂肪在肠道里面,排不出来很危险。协商后,对方优惠到35300元,并多次催促林玉交款。林玉越想越不对,上网查了之后才发现被骗了。
新京报记者特意询问绿瘦顾问还有没有后续消费,对方都称“一次性搭配好,瘦身后不需要其他产品。”
群主告诉记者,直到3月13日早上,还有人加入他们的维权微信群,他统计了一份40余人的维权名单,名单中消费者的受骗金额从2万到20多万不等,“有很多因为这事儿离婚、倾家荡产的”。
在发现绿瘦减肥产品及销售的问题后,很多消费者通过各种方式举报、投诉绿瘦集团。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邱宝昌律师表示,保健食品或食品都不能用绝对化的语言宣传功效,减肥因个体因素不同会存在差异,如果经营者以“纯天然、没有副作用,多少天内减肥多少斤”来宣传,就涉及虚假广告。
这些广告还提到,“该粉末由国内一家百强健康集团独立研发,全力打造的顶尖技术减肥产品,目前几乎供不应求,所以并没有全面进行宣传,目前只提供官方微信一个销售渠道。”这些广告内容下面会有网名、地区和排列顺序完全一致的评价。
有消费者总结说,绿瘦顾问的销售套路一般有三步:第一步称提高代谢,改善体质;第二步要分解脂肪;第三步则是代谢脂肪。
新京报记者查询QQ群发现,一个建于2016年的绿瘦维权群目前已有100多人,目前还有人陆续加入。
消费者收到绿瘦顾问要求不吃饭只吃产品的减肥建议。受访者供图
但前后花了85000多元的王云并没有瘦下来,“中间有瘦1斤左右,都是被饿的,节食两次,每次都是一周。”王云说,这件事成了她“一生的黑历史”,随时会被家人拿出来做反面教材,心理压力非常大。
“顾问说中断他们不负责,我如果不继续,肾脏什么的都会出问题,到时候叫我别哭着跪着去求他们。”王云说,从2019年3月18日到现在4月22日,共换了四次产品,再加上美体衣等,一共花费了85810元。
▲绿瘦承诺减重效果的活动海报。受访者供图
绿瘦集团产品问题曾被多次曝光
(文中张梦、王云、李丽、林玉均为化名)
来自四川的王云就是其中之一。王云于2019年3月中旬接触到绿瘦产品,服用一个半月后,出现手脚发麻,腹痛、呕吐、月经失调、腹泻等症状,拉肚子最多的时候一天十几次。住院后,医生得知她吃减肥产品,立即要求她停掉,并开了调理月经和止泻药,因为王云营养不良,还输了一周的液。
如今,绿瘦在其官网上的介绍是一家以大数据为核心,集体重管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致力成为专业体重管理服务企业。
记者查询发现,早在2011年5月,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检查中发现,“绿瘦”一款产品不仅假冒保健食品批准文号,而且在产品中查出“西布曲明”、“酚酞”等非法添加成分。当时有曾供职绿瘦集团的一名管理人员表示,添加违禁成分,就是为了起到一定的减肥效果,留住消费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