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品最重要的是把握人性。显然戴森对人性和消费者非理性消费心理的洞察,直接将自己定位为家电行业的奢侈品。买别的产品是消费,而买戴森则是投资,是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那么,这种自带话题的buff,按理说应该早就能达到刷屏效果,无需等到山茶花报道。为什么戴森没在自家平台上火,反而借助其他平台让自己瞬间爆红呢?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第二个分析。
在内容层面,我们分别对比了@爱范儿和@Camelia山茶花这两篇传播相对较高的文章。
同样是产品介绍,我们发现@爱范儿单纯从戴森卷发棒的技术层面进行了剖析,随后介绍了一下产品在官网的售价,就没额外的资料详情介绍了。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说实话,看完这篇文章,对于我这样爱美的女性用户而言,我对文章的印象只停留在那些技术似乎很牛逼,一堆的效应。然而看完丝毫不能勾起我任何的欲望去了解该产品,只知道它是一款看似很“牛逼”的卷发棒。
太过于理性和技术贴的产品内容叙述,对于女性这种非理性消费者而言,天然就拉远了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这显然完全是一种“直男思路”的讲解模式。
我猜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虽然发布时间较早,且用户基数较大的爱范儿,这篇文章没能达到效果的致命原因。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下山茶花的内容构成。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显然文章的开头,设置了一些很巧妙的引导和铺垫。抓住了一些网络流行用于“露出老姨母般的微笑”等方式,引导用户继续往下看。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此外,晦涩难懂的话语一般对传播效果而言,是起不到正面传播作用的。而我们去看山茶花的文案,跟爱范儿稍作对比,可以明显发现,山茶花用简单易懂的一句话就介绍完了该产品能解决的用户痛点及使用操作方法。
所以,在撰写文案时,我们也强调过尽可能使用“通俗易懂且用户能理解的话语”去传递想表达的内容信息,这样才能引导用户持续的进行阅读,并且在读者脑海里形成“强认知”,留下深刻印象。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而在功能描述后,我们发现山茶花对产品的细节又递进式加深说明,除了对功能描述展示外,她们对产品款式型号的展示也非常清晰且具象。产品型号说明配合GIF动图,让用户一目了然通过图文介绍,知道戴森这套产品详尽功能。这也是我们在爱范儿公众号上没能看见的。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文章内容中,我们也能发现该文引用了不少UGC的观点,且被引用观点自身就带有段子属性,进一步达到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同时为传播效果埋下了小的伏笔。
最后,文末还附加贴心的为用户补充了“省钱”方案,同时向用户强调了三遍目前该产品的“稀缺性”,由此又巧妙的抓住了我们所说的“稀缺性”能引发传播的用户心理,这也就为后续文章的传播扩散起到了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