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参谋导航,点击上方“阿里研究院”免费订阅导语中国网购的假货问题到底有多严重?无疑是一个颇具争议性和挑战的问题。,源静香丰胸图片,小孽大胸,
中国网购的假货问题到底有多严重?无疑是一个颇具争议性和挑战的问题。而各种渠道中,能够得到的直接数据少之又少,我们不得不从各种相关已经披露的公开数据中推算。该报告通过分析近五年来相关官方机构发布的近百个权威的公开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其中最大的为5.83%,最小的是万分之1.5。平均值为1.58%。而目前国际贸易中,公认的假货贸易的占比约为10%。
这样,围绕中国电商假货问题的结论也就一目了然:中国电子商务中的假货问题远没有很多人认为的那么严重,且多年来的增速也远远低于中国电商和网购的整体增长速度,说明在我国政府管理部门、行业组织、交易平台、消费者及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共同不懈努力下,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
为什么我们的数据和很多人认为的网上假货严重泛滥的情形不一致?一方面,是因为如果我们不做严格区分,会把大量不是真正的假货问题涵盖进来,比如跨境代购的商品、平行进口、保税区商品、串货、无品牌商品、C2B定制商品及农产品等;另一方面是由于电商平台交易本身的聚合和放大效应,一个假货实物可能会映射成多个网店里的销售信息而显得无所不在。
《电子商务行业大数据打假2.0》报告之
假货概念解读与数据
一、概念
(一)假货概念
“假货”一词出现的时间不算短,但是关于“假货”是什么,一直以来都没有非常明确的界定,而在我国的日常使用习惯和部分法律法规中,“假货”一词也常常以“假冒伪劣”这样一个概括性词汇出现,而“假冒伪劣”一词其实是“假冒”和“伪劣”两个词综合呈现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词很大程度上是扩大了假货的定义。
探寻假货的定义,对于界定假货的范围、判断假货问题的严重性和因地制宜地制定解决方案,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相关权威机构的定义
(1)国内
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双打办”)是领导全国打假工作的权威机构,其官方网站上对假货的定义是:
“假货即假冒商品,是指商品在制造时,逼真地模仿别人的产品外形,或未经授权,对已授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进行复制和销售,借以冒充别人的产品。在当前市场上主要表现为冒用、伪造他人商标、标志;冒用他人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厂名厂址;冒用优质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和生产许可证标识的产品。” 这个概念着重于从侵犯知识产权的角度来定性假货。
国家质监总局对假货的定义是:
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被假冒的产品。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假冒伪劣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牌产品标志、免检标志等质量标志和许可证标志的;
(2)伪造或者使用的虚假的产地的;
(3)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的;
(4)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
(5)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
(6)失效、变质的;
(7)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
(8)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
(9)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
与双打办的概念相比,质监总局的界定偏重于产品的欺诈性,而并没有强调侵犯知识产权的一面。同时,质监部门习惯将假货与伪货合称,为“假冒伪劣产品”。
(2)国际
假货问题在国内是一个泛滥问题,然而在知识产权体系非常健全的国家,假货问题仍然层出不穷。国外关于假货的定义显然比国内单纯得多,不像国内常常将假冒伪劣合并起来。
事实上,国外词汇里面把假冒和伪劣两种情况用不同的英语单词进行描述。假冒是“counterfeit”,这个词是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反假冒组织都通用的。其余不太权威的新闻报导,日常口语也会用到诸如:“fake”、“bogus”等词。而伪劣使用的是“shoddy”、“inferior”等词,较少如汉语里的“假冒伪劣”词语一起说。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定义:假冒是指一个产品对另一个产品的所有模仿,使得其不仅在通用意义上与前者相同(如包装,名称等),而且其通过该模仿给予人们以产于真正原厂商或经销商的印象。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USITC)对假冒的定义是,在一种与拥有注册商标产品相同或类似的产品上非授权使用注册商标。
2015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关于世界各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年度报告(301报告)。该报告对假货的内涵没有给出明确定义,但是报告中涉及两大假货板块即:trademark counterfeiting and copyright piracy.可见,301报告中假货指的是商标上的假货和版权中的盗版商品。
在特别301报告中,对于电商平台淘宝网的指控也是指其IPR infringement(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淘宝也是因为销售侵犯知识产权商品的假货问题而被列入Notorious Markets List。此外,301报告还对假货的外延进行了归纳:假冒产品包括半导体和其他电子,化工,汽车和飞机零件,医药,食品饮料,日用消费产品,个人护理用品,服装和鞋类,玩具和体育用品。该定义是从假货外延进行界定 。
从以上三个定义来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主要是从侵犯知识产权的角度来对假货进行界定。即侵犯版权和商标。